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

ID:28163143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_第1页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_第2页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_第3页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娲皇庙清代壁画屏风山水图式探源娲皇庙,现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大张镇贾村,规模不大,坐北朝南。庙内建有三间单檐悬山顶的圣母殿,为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遗构。殿内壁面绘满了颂扬娲皇圣母的壁画,东壁以“万世母仪”为主题,西壁以“开天立极”为主题(图1)。娲皇庙圣母殿中,宫殿房屋内描绘了多处屏风山水画,其绘画风格与清初王原祁的山水画风格极为相似,属于典型的南派山水(图2)。而描绘宫殿外真实山石树木的山水画风格却大异其趣,明显是北方的特色(图3)。在同一殿堂,由同一班画师绘制的壁画中出现两种风格的山水画,应当是其表现意图的不同,审美趣味的不同。壁画宫殿内屏风山水画风格,代表的足当时皇家贵族的喜好,以及

2、上层社会的流行风尚。与当时风靡伞国、独步画坛的王原祁山水画风格相吻合。其原因如下。一、王原祁绘画艺术为清初时代风尚的际杆清初著名画家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与王时敏(1592-1680)、王鉴(1598-1677)、王晕(1632-1717),在中国画史上被合称清初“四王”。王原祁的山水画艺精湛,在“四王”中年龄最小,官位最高,影响最大。王原祁1670年中进士,历任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讲读学士、詹事府詹事、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左右侍郎等。王原祁曾经为博尔都、索芬、撰叙、宋荤、王士祯等社会名流作画,京城中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人多收藏其画作。由于王原祁博览清官珍藏的历代名家书

3、画作品的便利条件,又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主持编纂《佩文斋书画谱》,还主持创作了《万寿盛典图》。其学养深厚,深得康熙皇帝器重,声名円益显赫。王原祁绘画艺术成为清初时代风尚的标杆,因此师从和私淑王原祁绘画的人员遍布大江南北,从而形成了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娄东画派”。在屮国古代画史屮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身后影响中国画坛长达二百余年之久,且在今天仍然以独特的绘画思想继续发挥着不可忽视影响。二、“龙脉”说顺应当时清廷文化政策的需求“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石谷阐明,后学知所矜式。然愚意以为,不参体用二字,学者终无人手处。龙脉为画屮气势源头,有斜有正

4、,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若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知有开合起伏,而不奉龙脉,是谓顾子失母。”这就是王原祁著名的“龙脉”说。王原祁龙脉开合的气势之论,所要体现出来的就是画面的理想秩序之美。即是一种山主岭宾、君尊臣卑的经营架构,一种光明正大的庙堂之气,与北宋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一脉相承:“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M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火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儒家的等级观念落实在山水画屮,就转化为布局屮的主

5、次、尊卑、大小等因素。即把人为的伦理秩序带到自然中。这种稳定的主山势态确立以后,王原祁进一步通过“龙脉开合”观念,将山水的各种元素予以形势连贯、呼应统一的安排经营,从而形成理想的百官朝揖、众星捧月、万众臣服的气势。这种理想的庙堂之气,使得王原祁的绘画受到清初统治阶级的赏识,并予以大力推崇,成为了一统天下的正宗代表。“龙脉”说体现的绘画思想,没有脱离当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与统治阶级所采用的思想文化政策紧密相联,引领了清初康熙时期文艺屮的审美思潮。三、娲皇庙壁画屏风山水与王原祁山水画的相似之处娲皇庙壁画屏风山水基本符合王原祁山水画的主要特征,以娲皇庙圣母殿北壁东侧(图4)和西侧(图2)的屏风壁画

6、山水为例,进行比较。其一,壁画屮的屏风山水,虽然有一少部分被帷幔和人物遮挡,整个画面依然相对完整。屏风山水以大小不等的碎石堆砌而成大小山峰,再辅以小坡,运用“龙脉”之法连贯一气,整体感极强。画中的山峦树木,儿乎没有远与近的分别,都处于同一平面上连成一片,山水的真实性俨然被抽象的笔墨所遗弃。不高的山丘是由大小石块叠置而成,小的碎石块堆积成大的石块,大的石块再聚集成山丘,直到形成面积较大的山体,构成了一幅节奏错落、生动抽象的理想图像,给观众以正统派山水的祥和之美。其二,北壁西侧屏风山水的用色,采用了浅絳设色法。画面所有物象均使用墨笔勾染,大部分山石薄涂了几遍淡赭色,树木和苔点处轻染花青。整个画面墨

7、不碍色、色不碍墨,以色补墨,以墨显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较为轻松淡雅,丰富了墨笔山水的画面效果,色与用笔、色与用墨能够浑然一体,符合王原祁处理山水画面的特征。其三,北壁西?绕练缟剿?基木呈现了王原祁笔墨的丰富?,层层积染的淡墨透明浑厚,线条的勾勒轻松自然,强调笔墨的独立价值。以小丘小壑层层堆积成人山峻岭,运用干笔淡墨层层积染,笔墨语言异常丰富。王原祁曾使用印章“太原”一方,证明其祖籍为山西太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