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

ID:28166343

大小:6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_第1页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_第2页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_第3页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山丙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03001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采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髓缺损的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月到48个月,平均为30.5个月,功能均得到恢复,其中有2例患者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次进行了手术,其余患者局部未发作。且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未出现病理性骨折。结论:对于肿瘤性

2、骨缺损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抑制法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进行广泛应用推广。关键词:同种异体;骨复合;骨髓移植;肿瘤性骨缺损肿瘤性骨缺损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性骨质缺损,主要是因为患者因良性骨肿瘤或者肿瘤样病变而采取刮除或者切除病段后导致的骨质缺损,在临床治疗上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缺损骨进行填充,常用的填充材料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以及人造骨等[1]。其中自体骨属于常用性方法,但该种治疗方法受到自体骨数量的限制,且取骨后会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而异体骨虽然可以弥补上述的缺点,但是治疗后患者

3、出现显著的排异反应、且骨质愈合时间忪、易发生骨折等并发症,使应用受到了限制[2]。木文主要探讨分析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木次研究对象主要为选取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采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楨治疗肿瘤性骨髓缺损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为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2.5~67.8岁,平均为(38.45.3)岁;其中16例为纤维结构不良,8例为动脉瘤样骨囊肿,10例为骨囊肿,6例为巨

4、细胞瘤,5例为内生软骨瘤,3例为软骨母细胞瘤,3例为骨样骨瘤,5例为骨母细胞瘤,4例为纤维组织细胞瘤。其中发病部位:胫骨干9例,肱骨近端10例,胫骨近端8例,桡骨远端3例,掌指骨5例,股骨远端为5例,股骨干10例,股骨近端为10例。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住院后,利用常规检查将具奋手术禁忌的患者进行排除,苏中445例患者通过术前经肿瘤穿刺活检明确确诊,对手术方案进行规划。手术前利用CT等大致确定患者骨缺损量,取适量的冻干骨种异体骨松质骨条状骨浸泡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吋间不低于半小吋,将患者病灶刮除,利用骨穿刺针从

5、患者骼棘穿刺抽取骨髓后,然后和同种异体骨进行充分混合,最后置入到骨缺损区内。其中有34例患者因骨质破坏较少采取了病灶刮除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术进行治疗。对于病变范围你比较大或者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实施病灶刮除,洒精火活瘤壁,在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后进行内固定。患者在治疗后,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病变范围等病情制定出相应的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随访吋间为12〜48个月,平均随访吋间为30.5个月,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进行X线片复查,所有患者

6、骨性全部愈合,未发现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的患者,无植骨块吸收,功能全部恢复满意,有3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发生了发热症状,体温为39.5度,但是经过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中有2例患者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次进行了手术,其余患者局部未发作。且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未出现病理性骨折。1.讨论临床上骨缺损抑制属于常见性难题,当前治疗过程中常用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以及骨水泥等作为填充物,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自体骨移植治疗患者康复迅速,成为植骨的金标准,但是该种手术往往受到供区的限制,对于缺损较大的患者难以

7、满足需求,且对于取骨区往往会带来一定影响。虽然同种异体骨抑制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但是患者经过治疗后会发生排异反应、康复吋间比较长、并发症多等现象,使治疗受到限制,同种异体骨在临床上被认为是进行治疗的第二选择[3】。由于异体骨的抗原成分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因此通过深度的冷冻、干燥等能够使细胞膜上的抗原结构得到改变,在治疗过程中冇效降低免疫原性。学者经过研究发现理想的移植骨需要具备成骨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冋种异体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将骨细胞的部分细胞成分以及一部分的基质进行了清除,但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活性

8、得到保留,异体骨具有较强的骨传导作用,由于不含细胞活性,导致骨诱导能力比价弱且没有成骨潜能,经过移植后完全靠受区周围血管长入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融合时间相比于自体骨较长,不融合率相比自体骨较高[4]。同种异体松质骨具有存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诱导成骨的能力,抗原性相对来说比较弱,经过移植后全身免疫的排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