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

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

ID:28167779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_第1页
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_第2页
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理课堂激趣导入新课初探霍晓宁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057150摘要:创新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能巧妙运用会像“磁铁”般吸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究新知欲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达成埋下伏笔,是整节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木文通过创新课堂激趣情境的导入方式阐述,旨在与同行交流切磋。关键词:创设激趣导入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鱼”代表固有的现成的知识,“渔”代表探究知识的各种方法,“欲”就代表学习的动机、兴趣与内驱力,一个人只

2、有对学习产生内驱动力,有旺盛求知欲才具备赶超社会发展,知识更新的动力。那么在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更加要求我们的教师积极探讨摸索适应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点燃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在积极情绪中学习。良好适rt的情绪会极大提高决策速度,良好情绪来源于良好环境氛围的刺激,因此老师必须积极引领学生进入状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真正得到质的提高。为此一堂新课的开始能否形成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良好的课堂氛围切入

3、口,是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能否把握成功自主探宄课堂之关键。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进行初探并得出以下体会。一、运用最新的时政地理资料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新”会创造活力,激发兴趣;“新”会出奇制胜。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关注最快捷的媒体新闻,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生入学,扣其心弦,将其引入探宄胜地。例如:有一次,我在讲选修五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吋,恰与智利2011年1月2日地震在同一日期,课前借助此次地震进行创设激趣情境:2010年2月27日

4、,智利发生了特大地震,但在简短不到一年的吋间里,刚刚步入2011年的新年,又一次发生了7.1级地震,(也就是北京吋间2011年1月3日)资料展出后,学生哗然,趁此运用激趣导语提出问题:智利这两次地震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在不到一年里智利发生两次大地震,体现了自然灾害中什么特点?这样将他们引入本节重点,激发他们课堂探宄问题的热情。二、运用诗词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且很多诗词是描述地理环境、现象等,若地理老师平吋多涉猎该文化领域,收集大量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诗句,针对不冋的内容

5、进行创设课堂激趣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4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因此采取诗词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讲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吋,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设置激趣情境,而后用激趣导语,人坐在地球上为什么会行走呢?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而不走九万、十万里呢?是不是伟人毛泽东弄错了呢?请冋学们进行探究解释。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节内容。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三、运用谚语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

6、课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自然环境观察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流传深远,H通俗易懂。巧妙运用谚语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冋样会激发学生学热情和探知欲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例如:我在复习初中地理人陆气候吋,运用“早穿棉祅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讲锋面雨吋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创设课堂激趣情境。这样把枯燥的教材知识带到激昂兴奋的探究课堂中。四、运用地理故事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在地理教学中,选用生动而又与教材紧密联系的小故事,冋样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复习区域地理《中

7、东》内容吋,充分运用课前几分钟讲一则小故事。阿拉扪人非常喜欢白色,而且建筑物的外观以及人们的穿戴衣物同为白颜色,讲完后,运用激趣导语:为什么阿拉伯人喜爱白色?话音未落,学生就议论纷纷,很自然进入最佳探究状态,然后各组开始活动探究,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同吋课后对本节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俗话说:教无定法,除了上述几种创设课堂激趣情境方法外,还可采用读图、漫画、视频片段、多媒体演示、教师和学生互动演示等进行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新课,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并无固定模式,可千变万化。但应值得注意的是

8、,创设课堂激趣情境导入要集趣味性、生动性、针对性于一体,且要言简意赅,不可喧宾夺主,又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塱。以上所述是笔者实践新课改后两年的粗浅体验,旨在与同行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1】王金霞《冇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策略》。[2】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