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

ID:28170663

大小:4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_第1页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_第2页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_第3页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_第4页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评价—电子-教案讲义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影响评价学习要求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念1、识记:1)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定义;2)环境的基本特征;3)环境影响的概念和分类;4)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评价主体;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概念;6)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环评法》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9)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10)环境标准的概念;11)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及我国环境标准体系。2、领会:1)环境影响的分类;4)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5)环境影响报告书包含的内容;6)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7)环境标准的作用;8)环境

2、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识记: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与分类;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原则;3)环境影响分类筛选的依据和划分的类型;4)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5)环境现状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6)环境影响预测原则、预测阶段和时段、预测范围。2、领会:1)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原则;资料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5)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3、简单应用:1)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管理办法;2)评价大纲的审查程序;

3、3)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办法;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1、识记:1)环境影响识别的概念;2)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类型;3)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类型;4)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类型。2、领会:1)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的识别方法;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条件;3)指数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的应用;4)GI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5)GIS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6)GIS在项目选址中的应用;7)GIS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3、简单应用:1)环境影响程度的识别方法;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用;3)指数法、矩阵法、网络法的应用。第四

4、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识记:1)水体污染、水体自净的概念;2)水体污染物的分类;3)饱和溶解氧浓度的计算公式;4)河流完全混合模型及其适用条件;5)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及其适用条件;资料6)污染物与河水完全混合所需距离的计算公式;7)BOD-DO耦合模型及其适用条件;8)湖泊完全混合模型及其适用条件;9)卡拉拉乌舍夫扩散模型的适用条件;10)混合系数标定方法的类型;11)好氧系数和复氧系数的估值方法类型;1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13)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分区及执行标准;14)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15)溶解氧和pH值的标准型指数的计

5、算公式;1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预测点的确定、预测期、预测方法;17)自净利用指数的计算公式。2、领会:1)水污染源的类型;;2)水体污染物种类;3)水体自净物理自净过程;4)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5)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6)工业、水利、农业、矿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等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识别;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8)水质现状评价方法;9)水污染源和水体的简化方法;10)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1)水环境影响重大性的判断方法;12)消除和减轻地表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3、简单应用:1)河流完全混合模型;2)河流一维水质

6、模型;3)BOD-DO耦合模型;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5)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6)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7)溶解氧和pH值的标准型指数的计算;资料8)水污染源和水体的简化;9)自净利用指数法的应用;10)消除和减轻地表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4、综合应用:1)BOD-DO的偶合模型;2)水环境影响识别;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识记:1)大气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2)判定近地面层大气稳定度的条件;3)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烟流形状;4)连续点源烟流扩散公式及其适用条件;5)有混合层反射的扩散公式的适用条

7、件;6)熏烟扩散公式的适用条件;7)连续线源公式的适用条件;8)连续面源扩散公式及适用条件;9)日均浓度的计算方法;10)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方法;11)不同高度风速的换算公式;12)取样时间的订正方法;1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计算公式;1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级执行标准;15)大气污染源评价方法;1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布点原则和方法、监测制度;17)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18)燃煤S02和烟尘排放量的计算公式。2、领会:1)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2)近地面层大气稳定度的判断;3)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烟流形状;4)风、辐射与

8、云、天气形势、下垫面条件等对大气污染的影响;5)连续点源烟流扩散公式及其适用条件;6)有混合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