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

ID:28170957

大小: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_第1页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_第2页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_第3页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_第4页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32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图像。结果:32例主动脉夹层中,I型夹层11例,II型夹层4例,III型夹层17例,其中不典型夹层8(1型3,III型5)例,所有轴位图像均清晰地显示内膜片、破口、分支动脉,在三维重建中均有特征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2、能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提供主动脉夹层病变后受累情况,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75-01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动脉疾患,发病机理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原发破裂口进入动脉壁中层,在高压血流冲击下所形成的血肿或血流旁路。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

3、趋势,早期正确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短时屏气即可完成主动脉全程的扫描,多层螺旋CT的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高分辨率的优势[1]。经过对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重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上,应用价值明显,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32例患者,本组病例中男性22例

4、,女性10例,年龄29〜73岁,平均38.6岁。临床表现为胸痛25例,胸背痛7例,其中伴腹痛13例,13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1.2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l6层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时患者仰卧,扫描范围选择主动脉弓上约5cm至髂动脉分叉处。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300mA.准直器宽度16X1mm,球管旋转0.5s/r,螺距0.9375:1.对比剂(Omnipaque,碘浓度为300g/L)总量90〜120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3.8〜4.0mL/s,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心率等延

5、时25〜30s,平均延时27s。扫描方向从头侧向足侧。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It重建(curvedplannar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和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技术进行重建,并结合轴位像对病变区进行观察,包括主动脉管壁、腔内结构(血栓、钙化、内膜片、破口、真假腔)、血管分支受累情况、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等。2结果本组32例主动脉夹

6、层中,I型夹层11例,II型夹层4例,III型夹层17例,其中不典型夹层8(I型3,III型5)例,所有轴位图像均清晰地显示内膜片、破口、分支动脉,在三维重建中均有特征表现。DebakeyII型血肿仅限于升主动脉和弓部,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无受累,I型、III型各有1例为陈旧性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主要受累分支功能基本恢复正常。CT征象所有典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病例均清晰显示低密度线样内膜片及破口,内膜片将血管腔分为真假两腔。4例于部分层面显示2个以上内膜片及3个以上真、假腔,真腔内密度总是大于或等于假

7、腔,所有真腔均小于假腔。真腔最小仅约4mm,假腔最大直径可迗56mm。9例位于升主动脉近心段,13例位于弓降部或降主动脉近端,破口大小4〜34.8mm,内膜片累及头臂动脉3例,腹腔干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立体、全面地显示病变的范围、程度、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3讨论MSCTA检查的优势①图像清晰,纵向分辨率高,对于主动脉较大的脏支血管显示率近乎100%,②MSCTA检查时间短,MRI检查时间长,病情急重的患者多不能耐受,本组采用16层MSCT,旋转时间

8、400ms.rot,胸腹连扫一般只需4〜5s。③直观。在多层螺旋CT扫描基础上进行的后期三维重建处理能够具体明确细微的解剖变化。④观察范围广。在其他诸多检查手段中,心脏超声有盲区,血管造影只能观察管腔内的结构,且由于附壁血栓的形成,DSA难于确定病变的真正范围,MSCTA既可以清晰显示管腔内的结构又可以同时观察到周围器官的增强情况。VR与MIP无法观察到内部的结构特征,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对于观察管腔内部有重要作用,C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