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

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

ID:28172860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_第1页
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_第2页
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热患儿的候诊护理唐雪妮葛寰陈建允杨蓉黄明芝(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650032)【摘要】目的让患儿及家属正确面对发热。方法U服对乙酰氨基酚U服液配合冰袋冷敷。结果200例发热患儿体温均较降温前有所下降。结论此方法用于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是肯定的。【关键词】发热儿科门诊对乙酰氨基酚冰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21-01凡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fever)。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C,腋温36〜37°C衡量。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

2、.1°C〜38°C、中度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则为41°C以上。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急症,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信号。[1】每天发热患儿占儿科门诊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如处理不当,不仅加重患儿的病情及痛苦,还导致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家K:们的惊慌失措。加之我院儿科门诊的特点乂是患儿多、体格检查多、等待时间讼,因此更加重了家长们的焦急情绪。尤其是第一次发热的患儿,即使是低热,家长也极其的紧张、焦虑,期望能够优先就诊。因此,我院儿科门诊采取了以下措施协助患儿降温。1资料我院儿

3、科门诊于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12月25日期间共选取了200例体温会38.5°C的3岁以上的患儿。其中男116例,女8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2例,肺炎88例,注射预防针后6例,其它4例。2方法2.1.1冰袋的制作用袋装的生理盐水100ml+安尔碘0.2ml左右(加点颜色,以便于区分,再加上标签注明:冰袋。防止误输入患儿体内)。此冰袋厚薄、宽窄合适,降温结束基本溶化,很适合幼儿使用。2.1.2准备一些薄的小毛巾,可以刚好包住冰袋即可,每一位患儿用后立即用消毒灵液浸泡、消毒、晒干,以便备用。2.2让患儿家长了解发热的概

4、念、原因、发病机制及预后,因为患儿家长对发热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疾病的预后和转归。2.3使用冰袋的部位额部、两侧颈部、双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的地方。2.4使用冰袋的注意事项2.4.1注意观察用冷部位皮肤状况,若奋苍白、青紫、颤抖,须立即停止使用;2.4.2注意及吋更换用冷部位,并观察冰袋奋无漏水和渗水,若布套潮湿应立即更换;2.4.3使用冰袋的吋间为30min以内,并于使用结束后30min再行测量体温;2.4.4耳后、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禁止使用冰袋。2.5也可用37°C的温水擦洗四肢,腋窩、肘窝,

5、用力不要过大,要反复多次,擦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同吋注意保暧。[2]3结果在U服对乙酰氨基酚及使用冰袋后均有体温下降,而在选择患儿方面,为什么选择3岁以上的患儿,是因为三岁以上的患儿比较容易配合使用冰袋。如果孩子太小,又是第一次使用冰袋,也可以让患儿先用手触摸一下,让孩子感受一下冰冰的、凉凉的感觉后再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患儿对冰袋的抵抗和恐惧感。4讨论发热是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与免疫细胞之间拮抗,产生致热源,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产生前列腺素,环氧化酶被激活,使体温调节中枢失控的过程。[3]在门诊,在各种物理降温的方

6、法中,冰袋的可操作性要强一些,它不仅及吋、冇效,还很安全。特别是在患儿急需降温的吋候,又还没有服用退烧药的情况下,马上给患儿用上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同时递上一杯温开水给家长让患儿服下,提醒家长要给患儿多饮水。这样做不仅对患儿的病情冇所帮助,而i给家属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我们不仅把护理工作做好了,人文关怀、优质护理也融入了其中。参考文献[1]儿科护理/于海红主编.一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史先美.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41-142.[3]徐华侨.儿科发热患者

7、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