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

ID:28177748

大小:18.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_第1页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_第2页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_第3页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_第4页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谈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  摘要: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控制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改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与成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2、 一、引言  淮河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是土壤中的农业投入品、未经处理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以及分散式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等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投入,淮河流域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使得面源污染在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面源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控制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改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二、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化肥污染。过量或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导致作物营养失调和土壤结构破坏,促使土壤酸化以及降低

4、微生物活性等,从而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和钾肥分别为10%~20%和35%~50%,低于发达国家15~20个百分点。[1]淮河流域缺乏科技指导的化肥施用方式使得大量化肥流失,随着降雨和灌溉过程汇入河流、湖库,氮、磷等营养元素在水体中富集,从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农药污染。农药作为外来化学物质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和功能,使其酸化,性质变劣;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有些农药残留期长,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当喷施的农药是粉剂时,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

5、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目标害虫,40%~60%降落到地面,5%~30%漂浮于空中,总体平均约有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2]淮河流域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盲目使用,使得大量农药漂浮在大气和存在于土壤中,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最后导致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畜禽养殖污染。淮河流域畜禽养殖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具有规模小、缺乏管理的特点,养殖场所排放的废水和粪便没有经过集中处理,堆存期间因降水而淋溶出来的污染物排入到周围河沟和土壤中,然后通过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进入河流

6、,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中含有各种病原体,对水体卫生学污染影响巨大。[3]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水土流失。由于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对土地的需求大,导致

7、人们乱垦荒地、滥伐森林、超载放牧等;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无序扩张以及不适当的建设项目开发,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退化,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颗粒以及其中的养分、农药、重金属等也随之进入河流、湖泊,对水体造成污染。  农村生活污染。淮河流域经过多年的投入,城镇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显著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匮乏,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缺乏收集手段和集中处理条件,导致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沟渠直接汇入河流、湖库,对水体造成污染。  三、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进一步

8、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现有的法规对农用化学品污染防治作了一系列规定,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地方出台的农业环境保护专门条例、规定或管理办法等;但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有必要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如化肥最大允许投入量、化肥流失超标收费制度,制定和执行一些限定性和推荐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等。[4]  研究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