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

ID:28180064

大小:19.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_第1页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_第2页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_第3页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_第4页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潘学固:人书俱老的书法家  潘学固生于1892年,祖籍安徽桐城,毕业于安徽国立法政专门学校、京师大学堂。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1982年卒于上海,享年90岁。  学固先生出身翰墨世家,6岁临池习书,先习欧、颜楷法,由于其父督课甚严,加上先生的勤奋和聪颖,中学时代,他便能为人作楹联条幅了。其父

2、曾谆谆教导日:“字不必宗一体,书不必拘一家,应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发挥各人所长,始有成就。”这对先生日后的习书和发展,可说是受用一生的。  学固先生16岁起学治印,初法南通印人丁尚庚,得安雅淳朴象迹。贯通邓石如、吴让之、黄牧甫的篆刻风格,六十岁后,则反溯秦汉,兼研西泠八家和赵(扌为)叔印风。其印冲、切相用,以小篆为主,间或籀文,在工稳的布局中,寻求质朴和厚实的美感。尤擅边款,笔势铿锵,气贯首尾,举目印坛,可为一绝。  早在抗日时期,学固先生在书坛上已有声名,与潘伯鹰、曾克瑞、周弃子等诸多闻人,时有唱和往

3、还。曾与同宗潘伯鹰和曾克瑞联合举办过篆刻、书法展览,饮誉渝城。  五十年代末,他与诸多篆刻名家共同创作了《鲁迅笔名印谱》。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一、与沈尹默

4、等创建第一个书法篆刻团体    六十年代初,学固先生和沈尹默、潘伯鹰、王个�m、郭绍虞等积极参与创建成立了“上海书法金石篆刻研究会”。“书刻会”成立之初,会员均为沪地著名书法篆刻家,其中以上海市文史馆书画组二十八位组员为基本会员。身为文史馆书画组召集人的潘学固先生,为成立书法篆刻家自己的组织日夜奔走,倾注了大量心血。当时潘伯鹰先生肝病已趋严重,沈尹老又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王个老当时负责上海中国画院院务,郭绍虞先生则是复旦大学文学所主要负责人,因此“书刻会”诞生前后的相当一个时期的一些具体事务,多由学固

5、先生鼎力操办。  “书刻会”的成立,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家学术社会团体的先河,为上海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点燃了书法篆刻艺术蓬勃发展之火,全国各地纷纷相继成立了书法家协会,为书法篆刻艺术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

6、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1961年,上海市文史馆在今上海展览馆东厅隆重推出第一次书法展览。次年,又在人民公园内主办第二次大型书法展览,潘学固先生负责这两次展览的筹备和评审。稍后的“上海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也是在他的建议下以“书刻会”和上海市文史馆的名义联合举办的,并主持了评审工作。这三次展会盛况空前,震撼海内外书坛,为弘扬中华瑰宝之书法篆刻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几十年来,学固先生为上海书法篆刻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不辞辛劳、不计

7、报酬而脚踏实地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书法篆刻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需要几代人用心血去培育,方能灿烂辉煌。上海市青年宫自1961年始共创办了九届书法篆刻学习班,邀请了当时有名望和富有教学经验的书法家任教,学固先生是唯一从第一届至第九届的导师,直至“文革”停办。  学固先生教导学生:盖草书之演进,均有其根源,不识根源,随意为之必错,错则令人不识,或另错成一字,若不下苦功夫,写来必有错误与舛讹。若以为草书可以随意为之,美其名曰“创新”,那就大错而特错矣。学固先生总是谆谆告诫学生必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切莫

8、贪图捷径。并常常用李北海的话对学生说:“学我者死,师我者俗。”从学固先生给学员的复信中充分体现了学固先生以极大的热忱,积极提掖后生,自始至终地执教其中。其所教学员甚多,可以这么说,如今活跃在上海书坛以至全国书坛的部分书法篆刻家,当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学固先生的点拨和教诲,学固先生为书法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