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

ID:28183677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_第1页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_第2页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_第3页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本重点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壤或者土地。2.土地:是自然界的产物,当其被利用为社会牛.产后,就具有自然属性所固有的生产力,也有人为活动所赋予的劳动生产力。3.土地资源调查: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杳,研宄各种土壤类型,发冇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和规律,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4、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5.地物反射光谱:地物反射电磁波能

2、力可用反射率或亮度系数來表示。地物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亮度系数是入射电磁波波长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称为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6.土壤调查流程:准备工作--…外业调绘…--业内工作…--检查验收。7.土壤调查比例尺的确定:(1)详细比例尺.•1:200-1:5000变种或更细。(2)大比例尺:1:1万-1:2.5万土种或变种。(3)中比例尺:1:5万-1:20万土属、土种。(4)小比例尺:<1:20万亚类、土属。(5)复合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有两种比例尺。8.土壤调査搜集资料有哪些?(一)资料收集(1)

3、自然成土因素的收集:气象资料:eg:温度,积温,极端温度,降水,大雨,暴雨,灾害,天气,土壤温度,风问,风速,风力地质地貌资料:地表水和地下水:植物资料:(2)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棊本资料,农业区划和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历史,轮作布局的发展及其对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影响(3)土壤资料的收集:土壤类型,分布,形成,肥力问题,改良利用经验,与农业生产关系方面的资料历次调査实验的分类系统,调査方法(二)收集资料的方法当地气象局、阁书馆、文献、开座谈会9.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与方法,挖掘方法。(1)原则A稳

4、定的成土环境。B无人为干扰C遇异常剖面改变剖面点的位置(2)方法()常规布点、法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的剖面点设罝:制图单位一般是亚类或者土属,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单元设置主要剖面,土壤界线-------景观变化目视估测人比例尺土壤调査的剖面点设置:制图单位-…土种/变种,主要剖面和检査剖面,(预设)定界剖面。(2)统计抽样法:一般在地形变异不大的地区。类型划分:剖面数量的确定;计算点距。(3)挖掘方法A观察面垂直向阳B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该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C堆放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

5、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D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E剖面点位置必须用目视或仪器测量,准确标在工作底图上5.制图单元如果一个调查区的土壤性状与某一分类单元的概念相吻合或者包含,勾绘土壤时,我们就以这个分类单元的名称命名为该区域的土壤,从而形成图斑,相同的图斑组成制图单元,一系列的制图单元组成图例系统。分类单元和制图单元或者图斑是两回事,尽管他们有着相同的名称6.遥感的定义在遥远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罝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受、记录物体或显现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

6、译,对物体和现象的性质以及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和技术。7.遥感土壤调查步骤(1)准备工作、⑵土壤遥感草图的绘制、(3)业内转绘、⑷土壤面积量算、(5)编制成果图、(6)编写土壤调查报告、(7)成果检查验收。8.地物反射光谱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地物反射率的大小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入射角的大小以及地物表面的颜色和粗糙度等有关。一般说来,当入射电磁波的波长一定时,反射率强的地物,反射率大,在黑白遥感图像上呈现的色调就浅,反之,越深。在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差异是判读遥感图像的重要标志。地物反射电

7、磁波的能力可用反射率或亮度系数来表示,而反射率和亮度系数又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有关,在不同波长处的反射率称为光谱反射率,即地物的光谱反射率或者光谱亮度系数是入射电磁波波长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被称为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不同地物在不同波长的反射率存在差异5.大气窗口有些波区衰减严重,就形成了大气屏障;有些波区衰减很小,就形成了大气窗口。所谓“大气窗门”是指可以透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段,即这些波段的透射率较大,使之能到达传感器而宛如窗口。6.土壤遥感解译标志定义:在土壤遥感的基础上,以土壤发生学为理论基础,以

8、地形的影像特征为依据,建立起來的成土因素,土壤类型等影像综合特征,包括地形,植被,成土母岩(母质),水系,农耕地,裸土等的解译标志。(一)直接解译标志形状、大小、色调、位置和相关体、图形和组合、纹理。(二)间接解译标志根据地理、气象、水文、农学等专业知识,应叫苒接解译标志,推断出影像上确实存在的地物。例如地形、基岩、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16.五图一书十壤类型图,十地利用现状图,十壤奍分图,十壤评级图,十壤改良利用分区图。(•书一土壤调查报告书)17.土壤资源调查要得出些什么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