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ID:28185304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探析于凯明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44400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学质量,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宄,更要注意学法的探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注重教法研究而忽视了学法指导,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在教上下“功夫,而>1.应该对于学生”怎样学”进行深入研究。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牛.学习的过程,而学牛.学习效率的高低更多取决于学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培养自学能力教学过程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充满激烈竞争的社

2、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中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意学法的探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我们要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上狠下“功夫”。那么如何做呢?下面结合实际谈点想法:一、精心备课,注重“学法”设计,突出实效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备课时,从教材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重要的一环。不同教材、不同章节都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在教法处理上往往要选

3、择不同的形式,如启发思维、情境陶冶、自学讨论、随堂实验推理等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自学能力,这就必须设计具体学法。例如在《浮力》教学中,如果按教材平铺直叙,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乂觉得“难以记忆”。我们可以把其设计成“学生实验自我探究”,方法为:用事先准备的几套实验器材(弹簧秤、小石块、烧杯),由学生分组按课本(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图14.5-3的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即模式为:创设情境&ram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整理结论→教师点评反馈。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操作、观察、自学、思考、讨论及整理而获得知识,既是生动有趣的,又是深刻理解的,当然也不会感到枯

4、燥难记了。二、认真上课,精讲巧练,授予学法教师上课吋,不仅要“传道授业”、“授人以鱼”,更要“教给学法”、“授之以渔”。我认为通过教师课堂上有0的的示范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方法。如在讲欧姆定律吋,教师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而应该多用1-2个课时,对欧姆定律内容的含义、公式变形、适用范围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即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大胆质疑、讨论、争辩,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明白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学习时要注意弄清下面几个问题:1.定律的成立条件和实质:欧姆定律共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苏成立的条件是:

5、导体的电阻不变。第二层:“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成立的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把这两句话合起来,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公式1=。当导体的电阻R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都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I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欧姆定律实质上揭示的是导体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内在关系。2.定律的同一性原则:定律中两处提到的“这段导体”,分别是电压和电阻的定语,它跟电流的定语“导体中”对应,强调了定律中涉及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针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要正确理解“两个关系”的逻辑性.一定要注意哪个物理量是变化的因、哪个物理量是变化的果,前后位置不能颠倒。①在导体的电阻一定吋,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

6、化,才引起导体中电流的变化。只能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成“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②在电路两端的电压一定吋,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才引起导体中的电流的变化。我们只能说“电路两端的电压一定吋,电路中的电流跟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而绝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欧姆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成反比”两个关系,分别是不同条件下建立的,即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将这两个结论合在一起即为欧姆定律。合成吋条件是隐含的,这是物理规律的表述方法之一。欧姆定律适用于整个电路或其中一

7、部分电路,并且这部分电路中只能有电阻(如灯泡、电阻线等),不能有类似电动机、电铃等类型的用电器。③在应用欧姆定律吋,I、U、R必须具有对应性和同吋性。对应性是指三个物理量属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一一对应;冋吋性是指三个物理量是冋一时间、同一状态下的值。三、注重训练,指点学法教师除在课堂上讲授示范外,还应该在课后辅导吋从学法上给予指导和点拨。具体方法为:一要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教学生列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