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活动式教学

初探活动式教学

ID:28194644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初探活动式教学_第1页
初探活动式教学_第2页
初探活动式教学_第3页
初探活动式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探活动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活动式教学四川省南部中学周绍强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并非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最主要的特征是:教学局限于单一的讲解式。笔者认为,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活动式”代替“讲解式”,把教师的一些工作变为学生的多种活动,将被动接受化为主动探寻。木文拟将活动式教学法的实践做一个简单介绍。一、全方位开展活动式教学1.课堂教学,引导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活动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逐层提出研究的问题,学生依据问题开展活动、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归纳,

2、学生自己得出,以形成概念,获得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示范、点拨,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此,仅以“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内容中部分教学过程的主要情况为例略加说明。首先,教师用哑语讲述了一个故事,学生感到奇妙而乐得大笑,借此,教师指出研究声音的重要性,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点拨:要研究声音,首先应研宄声音是怎样发生的?研宄方法是观察,并演示音叉的发声,指导学生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泡沫塑料球的运动,观察后,全班讨论:泡沫球为什么会跳动,音叉振动与音叉发音是何关系?并各自陈述理由,经讨论,形成井识:音叉振动致使

3、音叉发声。教师引导:是否其他物体发声时也一定在振动?让学生将自己带来橡皮筋、细绳、尺子等物品拿出来一一试做,边做边观察边思考:声音与物体振动的关系,学生做得很认真,观察很仔细,有的用手指轻触发声体,有的用小纸条轻触发声体。讨论: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与物体振动是何关系?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引导:物体振动时,我们是否一定能听到声咅?并演示真空铃实验,集体讨论实验所说明的问题,由于该实验直观,学生容易得出“声音要靠空气传播,空气能传声”的结论,教师再做音叉共鸣演示实验,学生再讨论现象及所说明的问题,并让学生列举

4、空气传声的实例。教师点拨:一切气体都能传声,并引导:是否只有气体才能传声?液体能否传声?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思考后冋答,学生马上想到装有水的水桶(这是课前学生准备好的),开始有些学生直接敲水桶,但有的学生反对这种做法,争来争去,最后学生把饭盆放在水里敲击,奋的把两串钥匙用线吊起放在水里碰击……在水面外都能听到声音。学生讨论:液体能传声吗?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液体传声的例子?教师引导:固体能传声吗?能否就地取材想出一个例子来?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活跃了,有的敲桌子,有的敲墙壁,有的敲地板……有学生提议,让他在教

5、室外面敲地板,其余同学在教室里听,开始,该生敲得较重,学生坐在教室内座位上也能听见,于是大家都喊轻点、再轻点,直到坐在座位上听不到声音后,教室里的学生都趴在地板上,把耳朵贴在地板上,一下、二下……由地板传来的轻微敲击声听清清楚楚。这项活动结束后,教师再问:还能不能找到其他例子?有的说:医生的听诊器能传声。有的说:电话线能传声。关于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教师要作简要介绍。关于电话线传播的是否为声音,则先让学生讨论,有学生很快作出否定,理由很简单,没冇电话机直接对着电话线讲话不能传声,究竟电线能否传声?这时教师拿出“土

6、电话”样品指导两个学生打电话,使学生明白细线也能传声,只是线不能过长。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要听到声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学生自己作出总结。1.互批作业,相互促进过去,强调教师要精批作业,而且只能由任课教师自己批改,其0的是便于及吋了解教学情况,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我们采用的是先学生互改,然后教师全批,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纠正的机会,成绩好的学生从成绩差的学生作业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能及时纠正错误,克服了过去部分学生只看作业分数,不看批改过程等现

7、象。2.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的根本0的,运用又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每当学完新知识后注意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去应用知识,更进一步培养稳定的学习兴趣。活动的形式有:①分组课外观察。如学4光的反射后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想办法进行粗略测量,看是否遵从反射定律,看一看自行车“尾灯”罩是什么形状,想一想做成这种形状冇什么好处?②分组竞赛。如学习长度的测量后,布置竞赛问题:只用小塑料尺,不用艽他任何辅助器材,想办法测教学楼(平顶四层)的高度。③小制作、小发明。如学习

8、音调、响度和音色后,要求学生自找材料做一个简单乐器。又如学完了光学知识后,自制针孔相机、潜望镜等。任务布置后,适吋检查、评比、总结。二、活动式教学实施要点1.活动式教学法,教师只做引导、点拨,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想,结论让学生自己去说。2.教师是导演,应充分考虑要讨论什么问题,适吋引导、总结,注意把握教学进程,灵活调整教学步骤。3.所需活动器材,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