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

ID:28210272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_第1页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_第2页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_第3页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发展郭会国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122摘要:详细介绍了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特点,对体外预皮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指出现阶段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方向,供相关研宄人员参考借鉴。关键词: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存在问题;研究方向1.引言近年来,随着预应力钢束和锚固技术的提高,体外预应力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混凝土体内预应力相比,体外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钢筋、钢丝或钢绞线抗拉强度高的特点,简化预应力筋的曲线,减

2、少大跨度结构混凝土内的孔道摩阻损失,简化预应力施工工艺,并有效减轻结构重量。与普通组合梁相比,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可以减少30%自重,节约钢材25%以上,并有效降低梁高。在组合梁负弯矩IX钢梁上翼缘施加预应力,可以改善结构受拉IX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减小裂缝,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2研宄现状2.1国外研究预应力组合梁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宄人员运用虚功原理、能量原理和有限单元法等对预应力组合梁的静力性能进行研究。Szilard(1959)研究了配置高强度抛物线形钢束的简支预应力组合梁,通过虚功原理推导出应力

3、计算公式。Hoadley(1963)应用弹性应变能力法分析计算了预应力组合梁在使用阶段的应力,并在钢梁屈服或混凝土压碎假设下估算了预应力组合梁的承载能力。Saadatmanesh(1989)在假设混凝土非线性特性及钢梁和预应力筋弹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预应力组合梁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受力特性,应用内力平衡条件及预应力筋与钢梁变形协调条件计算了组合梁正、负弯矩区的应力、应变和挠度[1】。Tong和Saadatmanesh(1992)成用刚度法及混合法分析弹性范围内预应力大小、预应力钢束偏心、钢束形状、长度对两跨预应力连续组

4、合梁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梁的承载能力与预应力大小及偏心大小成正比[2】。在预应力组合梁的动力性能研究方面,Kennedy和Grace对承受负弯矩的预应力连续组合梁桥进行了一系列静载、疲劳及振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负弯矩区域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冇利于消除板的横向开裂,并提高桥梁的自振频率;冋吋,预应力可奋效降低应力幅值,提高结构的疲劳寿命,增大极限承载力。Li、Albercht和SaadatManesh系统研究了公路桥梁的疲劳强度,发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受拉翼缘的应力在拉压间变化,对钢梁施加预应力可以将焊接在钢梁下翼缘

5、处的盖板的疲劳强度从D类提高到C类[3]。在预应力组合梁长期受力特性研宄方面,Rao和Dilge提出改变刚度的方法分析预应力组合梁的时随性能;Alfanbi等人提出了一步迭代法、无迭代渐进法、迭代渐进法及改进的无迭代渐进法,并以此计算了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2国内研究国内对预应力组合梁的研宄起步较晚,聂建国和余志武等人首先进行了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试验研宄[4-6]。宗周红等采用奋限元分层板壳单元进行了预应力组合梁的非线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构表明在负弯矩区域钢梁失稳前,计算结构与试

6、验结构基本一致[7】。李佳和余志武对于预应力组合梁的界面滑剪特性进行了试验研宄,发现在预砬力组合梁的预砬力张拉端和锚固端的非协调工作区域较小,可以忽略界面滑移的影响。陈世明等人通过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正弯矩承载力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发现体外预砬力钢束在极限状态下存在较大的预应力增量,在初始预应力设计吋应对其充分考虑。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多个城市相继建造了采用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桥梁和大跨度楼盖结构,但对采用体外预应力的钢-混组合梁的受力特性、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受荷、极限破坏机理与计算理论的研究

7、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与体外预应力及预应力组合结构相关的技术规范,某些涉及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仍未解决,严重限值了预应力组合梁的应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将组合梁混凝土翼缘作为外加预应力的冇效宽度,认为预应力及预应力增量在该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但体外预应力筋一般布置在钢梁两侧,并通过钢梁上翼缘对混凝上板施加预应力,该轴向力在混凝土板内产生的剪力滞与混凝土板在弯曲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剪力滞不同,会影响组合梁抗裂弯矩(负弯矩)和屈服弯矩的计算。(2)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预应力增量是影响组合梁

8、承载力与i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II与梁体变形冇关;在组合梁的极限状态下,该预应力增量可能非常大,现行计算理论通过迭代求解计算该极限预应力增量,除计算过程复杂外,低谷极限预应力增量可能会导致极限状态下预应力筋的强度破坏。(3)对组合梁施加预应力后,钢梁中存在较大的轴向压力。较普通组合梁易发生失稳。由于组合梁钢梁上翼缘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