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doc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

ID:28213006

大小:9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9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_第1页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_第2页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_第3页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_第4页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中医药大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中医药大学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为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大学内涵发展,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教强省战略目标,根据省教育厅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一、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综合实力取得了显著提升。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并正式启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阶段评估、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组建成立、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顺利获得批准并正式招生、学校成功更名为大学。今天的安徽中医

2、药大学站在了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起点。学校现在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

3、徽中医药大学。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个校区,其中少荃湖校区目前已入住学生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藏书171万册(纸质92.02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校园网络运行良好,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有效服务平台。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拥

4、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有1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26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校企合作基地。2008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标兵单位”称号。近5年来,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2009和2014年连续2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形成了以中医与中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有21

5、个普通本科专业(9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6个学科门类。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学科重大建设项目,1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十二五”以来,学校组建了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并成立了19个中医药相关研究所,初步构建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和主攻领域,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

6、目1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1.5亿元;取得研究成果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现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人(含两所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

7、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安徽省领军人才5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8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35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7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建校以来,我校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遍布安徽省及国内外医药领域。学校与黄山、亳州、六安、绩溪、金寨、舒城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2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50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