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

ID:28213134

大小:8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_第1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_第2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_第3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_第4页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效力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田赞李建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道德效力对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然而,当今社会存在严重的“德性”匮乏现象,给和谐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透过这一不容乐观的现象,从道德效力的秩序需求这一价值定位着手,剖析和谐社会对道德效力需求的现实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道德效力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效力的相关对策,为推进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道德效力伦理[作者简介]田赞(

2、1976—),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专业傅士研究生;李建华(1959—),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2-0046-04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安定有序地发展,这种有序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有效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道德效力的发挥。道德效力是指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基于社会秩序的定位,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普遍的、应当执行的影响力[1]。这种影响力括赋予力和约束力两个方面,其中约束

3、力是道德效力的生命,它展示了道德规范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活动的道德制约性[2]。然而,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传统道德伦理受到极大的冲a击,道德问题、信仰危机频频发生,对社会风气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着社会的和谐。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效力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对道德效力需求的现实原因和道德效力的作用,从而深入探讨发挥道德效力的有效途径,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一、和谐社会对道德效力需求的现实原因处在急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4、不仅迎来了经济增长黄金时期,也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实现和谐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以社会有序和良性运行为前提,而良好的社会调节机制是创造这一前提的基础。就社会调节和秩序维护功能而言,道德效力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道德效力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德性”匮乏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尤其道德建设,也取得了令人刮0的成绩。但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经济活动方式、运行方式以及其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上

5、层建筑,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行为缺少了明确的价值引导和冇效的内在规范约束,于是在伦理道德层面出现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再由于不成熟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种不良价值观引起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社会公德的缺失扰乱了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秩序。社会公德处在道德的最低层次,是维护正常的公共生活而共冋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与人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往往能比较敏感地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状况,因而成为衡量社会道德水准的试金石,即透过现实社会公德的状况,可看

6、出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0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吋期,人们的道德目标趋利化,“原欲”不断膨胀,为了个人利益往往不惜牺牲道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普遍的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反映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就是对公共道德的排斥和蔑视。人们可以对家庭生活圈和交往生活圈中的亲人、朋友和熟人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保持道德情操,而一旦进入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则对那些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则熟视无睹[3],甚至故意违反公共规章制度,比如破坏生态环境,损坏铁轨等。这些不道德行为表明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公德意识的缺失,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秩序。其次,传统道德观淡化扭曲

7、了和谐社会所需的正义伦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重德尚义,自强不息、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优秀的民族道德品质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曾为我们的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凝聚了各族人民为中国的腾飞而不懈努力拼搏,创造了前所未奋的道德繁荣局面。然而,目前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究其深层原因,则是现代道德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的缺失[4]。“修身齐家”、“苟利社樱,则不顾其身”的责任感,孝敬父母、见义勇为等伦理精神也开始蜕化。这些背离传统道德观念的思想倾向和现象,迎合了部分私

8、人膨胀的心理需要,但践踏了属于社会正义范畴的社会公德,扭曲了和谐社会所需的正义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