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

ID:28218647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_第1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_第2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_第3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_第4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浅议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部分不仅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且是最重要的本质内容。概念的正确掌握与否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题、实验题及综合题等问题。学生对于概念的灵活运用,对各种判断题、选择题的正确辨别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正确地进行概念教学,是落实化学学科知识点的必要途径。因此,只有学好基本概念和理论,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本质属性,xT能扎实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正确而有效地学好化学知识。由于概念本身属性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概念用同一教法。根据概念描述的对象在学科教学及实验条件下有无可检

2、验性,可将概念分为实证性概念和非实证性概念。例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大部分概念为实证性概念,宜选用发现式教学为主的策略。而元素、原子、原子量、化学式、化合价等为非实证性概念,宜用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只是教学方法的具体手段不同。为了优化课堂程序,使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每一概念原理,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关键,掌握方法论思想,并将此灵活运用于教学情景设计之中。一、实证性概念教学化学离不开实验,丰富多彩的实验既有魅力又有说服力,是学生愿意接受且最能接受的。许

3、多概念来自实验,即由实验来形成概念,也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程序为:1.创设问题情景根据化学教材具体内容,编拟成有序的问题和关键的问题,以问题形式出现概念的前沿,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索而作好学生思维活动的开拓。使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一个可供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例如饱和溶液的教学可拟定:(1)什么叫溶液、溶质、溶剂(复习溶液的概念,为学饱和溶液过渡)?(2)同一固体(如食盐)在不同的溶剂中(如水、酒精)溶解能力是否相同?(3)同一溶质在不同

4、的溶剂屮溶解情况是否相同?(4)同一溶质在同种溶剂、不同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以上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概念作出实质性提示,为实验探索和验证作引发剂。充分挖掘知识内涵,联系与饱和溶液概念有关的若干部分和层次,产生出各种问题,使学生自然地在问题引导下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将己有的知识体系连贯起来,从而获得概念整体。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符合启发性原则。2.创设实验探索情景实验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前面的问题设计和设问是引出概念的开端,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动手实验,使概念中每一部分问题得到发现和解

5、决,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思维。如在讲述酸碱指示剂的概念时,带着问题去演示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溶液分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中所产生的不同颜色,通过实验事实,让学生自然地得到概念。实验可及时提供必耍的科学事实供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加强记忆,又可使学生得到化学实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如催化剂的概念,有关键的两个词“改变”和“不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既要做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加快速率实验,还要做负催化剂减慢速率的实验演示:并且让学生在课外兴趣实验活动中将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残留固体进行溶解

6、、过滤并烘干二氧化锰,让学生彻底理解“改变”和“不变”两个词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整体知识结构。如“在20°C时,50g食盐投入100g水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C时,食盐的溶解度36g)”学生很容易上当,以为溶质是50go这吋最好补充实验:将5g食盐10g水屮,搅拌,让学生彻底理解“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的涵义。1.练习巩固,强化理解有些概念抽象,学生较难掌握,即使是通过实验后己有具体认识,但还未巩固成型,不能熟练使用。尤其是有些词意相近实质不同的概念,不能正确地把握运用。教学中应采取“

7、分解”方法讲清各部分含义。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教学,虽然通过设问、实验,但学生还会搞错概念的实质,往往将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混淆,容易错误地认为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等。为此,将概念逐字逐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几个词,如“或”“化合物”等,并恰当补充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如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食盐溶液;③熔化的食盐;④酒精;⑤酒精溶液;⑥水银;⑦硫酸;⑧稀硫酸。能导电的物质有0;属于电解质的有0;属于非电解质的有0;既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有0。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二、非实证性概念的教学有些化学概念

8、出于概念本身的特征和内涵,不能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来完成,如原子结构、化学式、化合价、化合物等。这种概念抽象,难以用启发式让学生去学习,应采用奥苏災尔的接受式教学模式,使教学策略的选择符合科学方法。1.利用图表,模拟教学初屮生刚接触化学A容时,由于做过许多有趣实验,学生处于情绪激动的高兴奋点上,对于接着出现的分子、原子、元素等一系列抽象概念,又难以用实验直观描述,学生会有失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