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

ID:28221976

大小:80.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_第1页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_第2页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_第3页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_第4页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服务北京郭广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主持国家级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

2、校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近几年,北京工业大学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2012年底,学校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验收,成为获得国家专项奖励的28所高校之一;2013年3月,“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揭牌;2014年7月,樊恭令学院开始招生,“211工程”四期建设全面启动……一个全面快速成长中的北京工业大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该校校长郭广生。记者:我们注意到连续三年,贵校QS亚洲大学排名稳步上升,今年亚洲总排名118位,居大陆高校前30名,是哪些

3、措施支撑了学校近几年的稳步、快速、健康发展?郭广生: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的位次不断上升,由2011年的第201位提升至2014年的第118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和传承,学校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围绕着新的战略目标,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正在逐步得到国际相关机构和社会的认可。应该说,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办学定位和顶层设计要先行。在北工大校园里最为显著的两条标语,也是最为广大师生所熟识的两句话,一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4、二是“以特色服务首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学校的校长,我认为正是这两句话承载着学校不断进取的精神祈望,成为广大师生奋斗不息的心灵守望,也凝练了学校奋楫前行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宗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当然,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大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不仅要拥有科学准确的办学定位,还必须兼具务实可行的办学路径。近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助推学校科学转型和内涵发绕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以“强高端、稳增长、调结构、保质量”为导向,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实施计划”“京华人才支持计划”

5、和“日新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人才引育、评价、保障及激励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围绕开放办学战略,学校一方面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共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等为契机,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引进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组建高水平研究机构探索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另一方面以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途径,通过促进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使高校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围绕特色发展战略,学校面向重大前瞻性

6、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挖掘已有学科优势,重点发展能源、交通、环境等新兴和交叉学科,建设了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多学科体系新局面。在实施三大战略的进程中,学校既重视一般社会标准的评价,更注重特色指标的考评,包括:以提升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学校荣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比例大幅攀升,材料、工程、化学三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以强化学生

7、实践素质和创新精神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工大学子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众多国内外科技赛事中频频折冠,连续3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1次荣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地方高校第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科技工作各项量化指标持续增长,2013年授权发明专利368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5位,拥有有效专利1,228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9位。记者:贵校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关键性节点?学校是如何突破的?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

8、?郭广生:工大人经常说,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了两个重要机遇,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即:抓住“211工程”建设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事承办的重要机遇,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转变。首先,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可以说是学校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