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

ID:28225791

大小:64.7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_第1页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_第2页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_第3页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_第4页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益性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模式研究浙江省科技厅社发处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丁康生钱玉红施冬材王小勇赵叶华沈维强刘建金宏伟加快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体现政府职能、解决公益性科技成果供给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省通过组织实施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以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领域中的共性技术问题为目标,重点支持公共性、非营利性,并具有明确应用方向与前景的技术研发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公益性项目的立项和结项评价机制还不尽合理、绝大部分公益性科研成果还仅仅停留

2、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层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研究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评价与转化问题以及政府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具有了积极意义。一、公益性科技成果的特征及评价(一)公益性科技成果的概念与特征关于公益性科技成果,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公益是指公共的利益。顾名思义,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具有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从学术研究看,柳成洋(2012)、任向阳等(2009)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将科技成果划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有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大类引自柳成洋的会议论文《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3、模式研究》。基础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属于自然垄断、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领域的技术成果,技术不具备排他性或竞争性,服务于全部公众或大部分公众利益,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安全等领域具有公共福利效应的科技成果任向阳等《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转化模式研究》,2009,《科技创新导报》。翟勇等(2007)将科技成果划分为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两类。纯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提供的科技成果能实现国家公共目标或满足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外部性、无盈利可能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基础性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尖端前沿技

4、术研究等成果。准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实现公共需要,但具有部分排他性或部分竞争性,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即对公共利益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翟勇等《我国公益性农业科研的主要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2007,农业科技管理。。从政策解读看,根据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的行业分类,公益性科技成果主要是指属于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气象局、林业局、环保局、海洋局等10十大公益性行业的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的科技成果。科研成果包括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行业重大公益性技

5、术前期预研究、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和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等内容。根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资源环境、人口质量与健康、公共安全、减灾防灾、农业与农村发展等社会公益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成果;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主要包括处于竞争前阶段,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具有潜在广泛应用前景的战略共性技术成果;关系某一行业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成果;为某一领域技术发展或竞争技术开发作支撑的测试、试验手段和标准等基础共性技术

6、成果。综上所述,柳成洋(2012)、任向阳等(2009)主要把公益性成果界定在纯公益领域,包括中央财政设立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也是侧重于纯公益性领域的支持。而翟勇等(2007)和浙江省公益性项目的资助重点则拓展了公益性的内涵,不仅包含了纯公益性领域的科技成果,而且包含了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竞争前科技成果,即准公益性成果。我们认为,后者的观点更贴近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解释,因此,公益性科技成果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一类科技成果,分为纯公益性科技成果和准公益性科技成果两类,纯公益性科技成果

7、是指具有完全外部性和非竞争性的一类科技成果,准公益性科技成果是指推广前期具有部分竞争性,但推广后又具有非竞争性的一类科技成果。根据公益性科技成果的定义,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外部性。外部性主要是指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具有外部效应,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大于成果转让方获得的经济效益。不论纯公益还是准公益科技成果,都具有外部性的特征。2.非盈利性。非盈利性是指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非盈利性并非指在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过程中

8、不收取费用,科技成果转让需要支付成果转让方专利许可费,成果推广受益方需要支付相应费用,只是在转化推广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仅为了公益科技成果的顺利推广。3.转化的政府主体性。由于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具有外部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实现公益性科技成果的供给,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成为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投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投资主体不是指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直接供给仅仅是一种手段,政府主要是确保服务被提供。换言之,政府还可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去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