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

ID:28226887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_第1页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_第2页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_第3页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_第4页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探讨丁顿斯(五治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摘要】木文结合某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际幵展中设计、施工阶段需注意的几点问题,然后对工程结构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以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控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与功能的更高要求,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场、地下通道、停车场等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地下室工程的实际建设当中,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渗措施,避免水文地质环境对地下室

2、工程施工及使用造成的影响,也是建设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木文就结合某建筑地下室工程建设实例,对工程防水设计、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作一概述,以期能为相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些许借鉴。1.工程概况笔者参与了某建筑地下室工程的施工工作,该建筑总面积为6万多平米,地上建筑为5层,地下2层。地下室面积为18000多m2,地下室层高近3-6m,根据对建筑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的勘察所知,此处常年地下水位在雨季时可达-0.5m,由于该建筑计划将各种大型配套设备均安装于地下室中,因此对地下室的防水防渗要求十分之高。针对施工现场其体情况,结合地下室防水工

3、程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我们对地下室防水设计施工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2.1设计方面问题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对防渗标高设计不足,设计吋未能充分考虑到雨水旺盛吋地下水位会突然升高等问题,容易导致地下室滲漏;二,设计吋认为钢筋混凝土厚度达到标准要求便能有效防水,却忽略了苏他易导致地下室渗水漏水的因素;三,未能充分重视地下室墙角与底板接合处的设计,将其设计成了直角,便会增加滲水漏水的发生几率。2.2施工方面问题地下

4、室防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进行混凝土配制吋,未能严格按照混凝上设计配合比进行抗渗性能试验,影响混凝土配制性能与质量,从而削弱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二,基抗开挖前未能做好降水布置措施,在基坑开挖吋,开挖技术方案选择不合理,均会影响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三,开挖过程中,对于埋设水准点、桩位点的监测不重视,或是未能严格根据监测数据控制开挖,容易导致基坑变形等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四,开挖出的土方未能及吋运出,将其堆放于坡顶、坑边,容易引起施工安全事故。上述几点便是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中容易发生的问题,结合本次工程特点,在实际

5、设计施工中需注意对上述问题的规避,冋吋应深入优化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方法,以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合理性。1.地下室防水工程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3.1结构设计要点(1)设汁S的:其一,确保地下水与滞留水不会渗入地下室内,保证地下室内的环境良好,能够正常、安全的生活、工作与生产。其二,通过合理设计使防水层能够充分地保护地下结构,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地下水的浸泡而出现锈蚀、膨胀、裂缝等问题,保证建筑质量与寿命。(2)结构自防水:设计疲用自防水混凝土结构,通过对材料配合比的合理调整,以及添加外加剂、限制骨料最大粒径等措施,形成孔隙最小、

6、最密实的混凝土结构,或者使混凝土孔隙彼此隔断,达到结构自防水的效果,使地下水不能滲入或是使滲入水不能穿透。进行地下自防水结构设计时,需注意各种内力、外力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不使防水混凝上被地下水侵蚀,以避免防水混凝土结构因自身裂缝问题而导致渗漏水。(1)附加防水层: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中,除了自防水结构处,还应该设计附加防水层,通过双重的防水屏障,充分、有效隔绝地下水的滲入,保障工程质量。本次地下室工程对于防水、防潮的要求较高,考虑到自防水结构中混凝土的碳化、徐变等耐久性影响因素,我们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设计了一重附加防水层。附

7、加防水层所用材料奋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对防渗水漏水效果理想。3.2施工要点(1)桩项标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凿除桩顶预加高的砼,注意桩头钢筋不要乱弯,桩顶大致平整。应用高、低应变超声波进行桩基检测。(2)准确定位护筒,垂直埋设,防止护简偏位。护简入土深度要充分,以防底部漏水形成穿孔等。(3)平台搭设必须平稳、牢靠,II要超过正常水位一定高度。(4)严格控制泥浆指标,注意保持孔内水头的高度,以防止塌孔。同时注意钻进速度的合理,定期检测钻机平台水平度及钻杆垂直度,以减少振动冲击,预防钻进倾斜等问题发生。(5)通过人力、物力的充

8、分使用,尽最大程度缩短成孔至浇筑混凝土间的操作吋间,以防止沉淀层过大、塌孔等问题发生。混凝土浇筑前,对导管进行接头试验、密水承压试验,待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浇筑期间勤换密封圈,预防渗漏水。(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