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

ID:28228511

大小:57.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_第4页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幵发模式研究摘要:本文回顾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主导相关方面的中外研究,认为根据中国实情,以外源型发展为特征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内生式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同时,阐述了社区主导模式的三种不同类型,即基层组织主导模式、股份制运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探究了这三种模式的利弊以及适宜性。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主导;基层组织;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引言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但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和有效的管理机构、因获利不均而

2、引发矛盾、旅游飞地、公地悲剧等问题,致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居民和社区常常被作为旅游开发的客体而非主体,大量利益从当地流走,形成“抽血机制”。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注重关怀当地居民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理念应运而生。现有研宄大都倾向于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社区参与结合在一起,认为社区参与开发模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应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旅游的实际发展和管理中,并实现社区的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中国具体的文化背景和

3、政治环境,乡村旅游的现实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只不过是象征式的,旅游继续被政府、开发商所控制而非社区利益为主导,社区参与遭遇诸多难题,社区参与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遭到质疑。国外学者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社区参与在发展中国家受到的限制因素:如Inskeep在进行了案例研究后认为,目前没有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突破了社区咨询和象征式参与这两种形式;Tosun较全面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限制性因素,如操作、组织结构、文化等,对社区参与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国内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区参与在实践过

4、程中受到的限制:如左冰、保继刚认为,社区参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旅游发展中社区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但这一理念在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邹统钎等认为我国社区参与尚属于浅层次的、从属的、重形式的、零散的参与行为。在中国,社区参与是否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研宄立足中国现实,试图梳理出不同向度的发展脉络,从而进一步补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二、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模式的提出社区参与(Community-Involved)是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主体能够有效地参与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全过程。

5、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乡村旅游开发初期,由于当地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经验且整体意识差、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相对落后、旅游市场信息匮乏、政府的旅游相关政策尚未完善以及缺乏应有的参与机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乡村无大规模投资旅游开发的经济能力,缺乏独立开发乡村旅游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初级阶段,以政府或企业为主导的社区参与开发模式往往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启发作用;但也致使我国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实践多属于浅层次的参与。从参与方式来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是旅游就业,即通过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获得收入;从参与自觉性来

6、看,社区参与多是自发发展,并没有内化为自觉的目标与价值;从参与地位来看,社区居民多处于弱势地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话语权、决策权,在利益分配上处于从属地位。总的来说,往往表现为象征式参与、被动式参与和伪参与。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成熟,社区居民对市场信息和自身权利的了解逐步增多,也逐渐具备了从事旅游开发经营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利益驱动刺激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农民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有所增强;而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农民群体之间难以实现平等对话,利益分配不均、环境破坏、乡村性消逝等原因导致社区参与步入明显的变动期。可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

7、和政治环境下,以外源式开发(政府、企业主导)为特征的社区参与模式虽然在旅游开发初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旅游发展开始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以“社区主导”为特征的内生式开发模式成为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使得“旅游扶贫”从传统的输血机制,走向社区主导、农民深度参与、经营能力较高的造血机制;做到控制当地化、农民组织化、决策民主化、产业链本地化与合作协同化,使得乡村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目前农民组织涣散、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造成的“中央热、地方

8、冷、两眼望上”的不利局面,即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从初级阶段的“社区参与’’(communjty—Hvolved)走向“社区主导”(Community-Driven),不仅把当地居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