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ID:28230436

大小:8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4页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徐德佳(广丙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丙南宁530022)【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68-0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在整个输液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少量药液的“合理”丢失现象,使进入体内的药液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为减少药物的浪费,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对药液的丢失量减少到最低点进行了如下探讨。1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因素分析1.1在使用2mI—次性注射器抽取lmI药液注射时,如注射前常规排气,注入后总有少量的药液残存于注射器乳头和针梗中,药液不能全部注入[

2、1]。注射器乳头和针梗的空腔容积为0.07ml[2】。1.2静脉输液操作中药物丢失[3]:加药时药瓶内的残留量;输液前排气,会将药物丢失一些;若操作不娴熟,则会反复排气;注射器内的残液量浓度;拔针时的残液量等。1.3药瓶内溶剂越少,其药物浓度越大,丢失药物量就越多。加药针头插入瓶内过长,对配制时易出现泡沫的药物[4],不能将药液吸尽等。1.4输浪末,溶液瓶内的残液,输入白蛋白、第VIII因了•等血制兄及魚腥草、参附、参麦等中药成分的液体,由于不能消除瓶内产生泡沫现象[5],因而不能减少瓶内残余药量。1.5由于侧U型注射器其结构特点,针尖为圆锥形,针孔在侧壁,抽吸安瓿

3、药液时,其针头侧口不能贴近安瓿壁,药液残液量多[6]。1.6使用输液泵时最后一组药液不能输尽,部分丢失R]。1.7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护士少,工作量大,任务重,护士忙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对无统一标准、无严格要求及明确规定的操作未经仔细思量,操作时虽未违反操作规程,但未关注到,细节可减少药物浪费;有关减少药物丢失知识一般教材中未提及[8],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系统教育,部分护士对该问题认识不足,没有从观念上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药液丢失现象。2减少药液“合理”丢失现象的对策2.1根据剂量越小,选择注射器宜小的原则,张晓霞等[9]在抽吸完治疗量药液后,吸入相当于死腔残

4、余量气体(0.2—0.3ml的气体,没奋考虑不冋规格注射器残留量的不同),病人取侧卧位,注射器针尖向下与地面垂直,排气,使针管内的气泡位于药液上方,注射毕,这部分空气正好充满注射器乳头及针梗,从而将注射器乳头及针梗内药液全部注入体内。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型号、规格的注射器,采取以上方法时,需事先了解该注射器的死腔残余量,方可做到药物剂量的精确注射。我无论用何种型号、规格的注射器吸取药液吋,将活塞退尽后针尖紧贴安瓿底部侧壁,轻拉活塞,小心将药液刚好吸尽,不可用力过大,吸入空气,当药液进入针简后,针简内可见一气泡,即为该注射器的死腔残气量,排气,使针管内的气泡位于药液上方,

5、注射毕,这部分空气正好充满注射器乳头及针梗,此操作方法较张晓霞等[9】更精确、更简申易行。对于微量且价格昂贵的药物或需长期注射治疗者,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2.2张禹[10]溶解粉剂药物前将药瓶轻轻敲击几下,使瓶内粉剂松解、不粘附在瓶壁上,注入溶剂时沿药瓶内壁四周进行,及时摇匀,可使粉剂很快溶解。将溶解药物吸出后,再次注入液体稀释,注入的溶剂越多,残留量越小;为减少输液前排气吋的药物丢失、对静脉穿刺难度较大、需反复穿刺者,可先用未加药液的液体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加入药液。尽量同种药物一个针管加药,可减少空针管吸附药液,增加残存量[3,11],药物加入液体后,反复冋

6、抽几次利用浓度稀释减小注射器内的残留量的浓度;张禹[10]换瓶时把塑料输液瓶直立,挤压输液瓶排出气体,降低瓶内压力,然后倒转输液瓶挂上,防止排气管漏液。拔针吋的残液量,它包括输液瓶及输液管内的液体量,吴景梅等[8]将进液针头向下拔,可减少输液瓶内药液的丢失。林桂荣[12]的最佳拔针吋间是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内残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吋,王景等[13]认为手臂抬高拔针法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残余药量。2.3对配制时易出现泡沫的药物如转移因子、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制剂,采取在稀释药物吋,将已抽好溶媒的注射器针头斜面贴着药瓶壁缓缓注入,勿震荡摇匀,待药物自行完全溶解

7、后,药瓶直立,刺入针尖与液面上,注入等量的空气,倒转药瓶缓慢抽出全部药液。如溶解不均匀,可将针头斜面置于液面下反复抽推药液数次使其混匀,不可直接将空气注入药液,产生泡沫,增加药物残留量。2.4改良式输液器,李顺群[14]改进输液管管嘴为低位侧孔输液管,以减短输液管管嘴入液孔离输液瓶瓶口橡皮塞的距离,将输液瓶内残留药液量减少到最小限度。蔡云琴[5]改良式加长的排气针输液器,排气孔保持在液面上,输液吋空气由加长的排气针直接送到药瓶顶部,空气不从药液中经过,消除了空气冲击药液产生泡沫。2.5刘彦荣[6]提出,在国际上普遍使用及国内部分城市开始使用袋裝液体的情况下,不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