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ID:28230872

大小:66.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头孢克洛在102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克洛在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使用头孢克洛治疗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使用头孢克肟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3次,大便多为稀便或者水样便,并在不同程度上伴有粘液、脓血以及轻微的呕吐症状;患儿在接受治疗

2、之前均没有使用止泻剂或者其他的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经过大便常规镜检查显示白细胞在10/HP以上。从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分析,发热症状患儿占113例,粘液便症状患儿占127例,便血或者脓血症状患儿占67例。血C反应蛋白增高症状的患儿占131例,血常规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患儿占16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以及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头孢克洛在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1.2方法1.2.1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支持治疗,对于各种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对患儿各项身体指标进行

3、改善,待其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之后给予分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肟治疗,使用6〜8mg/(kg•d)头孢克肪(生产企业:四川方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894)进行口服治疗,每天服用2次,1个治疗疗程为7天;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使用10mg/(kg•d)头孢克洛(生产企业:华北制药集团倍迗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596)进行口服治疗,每天服用3次,1个治疗疗程为7天。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均不能够使用其他的抗生素或者止泻剂治疗,针对出现高热症状的患儿,使用退热剂进行治疗,针对病情严重的患儿,使用电解质液进行静脉

4、滴注治疗。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给予严格的监控监测,对于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治疗效果的安全、有效性。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头孢克洛在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1.2.2疗效判定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大便的次数以及性状都恢复了正常,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有效指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体征都有所改善,大便的次数以及性状有所减轻,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不是很明显;无效指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大便的次数以及性状

5、等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速了患儿病情的发展。1.2.3观察指标把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1.2.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软件SPSS18.0,以“土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记录,采用t法检验其相关性,计数资料相关性的检验方法为卡方法,P<0.05,代表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且统计意义具备。2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儿经过治疗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

6、应。3讨论细菌性肠炎指的是一种由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致病菌借助菌毛粘附在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细菌在肠壁上进行生长发育,成为了致病先决条件。细菌性肠炎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粪便出现脓血或者粘液状,严重的患儿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加上小儿自身的抵抗力较差,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急性细菌性肠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疾病,其主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军、耶尔森菌、空肠弯曲杆菌以及志贺菌等,多能够产生内毒素,严重威胁了患儿的身体建康,也是造成小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7、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头孢菌素对于革兰阴性肠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抗菌谱广且自身的毒性较少,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中。但是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以及细菌变异的加速,使得细菌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性也随之增强,较难满足对患儿病情改善的满足,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其广谱的抗菌效果和低毒性,加上不需要进行皮试等优势得到了广泛使用,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头孢克肟具有较广的抗菌性,多数格兰阴性需氧菌对于头孢克肟较为敏感,但是对于产酶、不产酶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金葡菌则不敏感,对于

8、肠道球菌和拟杆菌属的效果较弱,对于假单胞菌属基本上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