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

ID:28245069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_第1页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_第2页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_第3页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摘要】在鲁迅先生生平所写的小说中,几乎有一半的小说都有看客“粉墨登场”,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具有面目混沌、思想模糊的特征,他们在小说屮有时仅充当着时代和故事背景的作用,但是却对主人公的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鲁迅先生的小说中道尽了封建社会枷锁下看客们的人生百态,直观反映出国民的劣根性和民族的病态。本文简要剖析了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12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63-01一、看客的心理特征(一)冷漠无情

2、。当阿Q被关在闪车中拉出去枪毙吋,他的内心非常惶恐,此时街道两旁的看客让他觉得颤栗,仿佛他们是吃人的饿狼,吞噬他的血肉,撕咬他的灵魂。鲁迅先生将看客围观杀人时的惘意心理和阿Q行刑时的恐惧心理进行了对比,从阿Q的角度出发,准确地描绘出看客群体的冷漠无情。(二)欺软怕硬。阿投惧“假洋鬼子”,在被他们打后,就欺负起比白己更弱小的小尼姑,不仅语言上调戏小尼姑,还摸头皮、拧脸颊,处处给小尼姑难堪。阿Q做这些主要是为了取悦酒店里的看客,这些看客不仅不帮助弱者,反而大声起哄、喝彩,充分体现出看客们欺软怕硬的心理。(三)胆小怯懦。

3、夏瑜被杀头时,看客们人如潮涌,纷纷前去围观,但是真正到了杀头的时候,却都胆怯了,鲁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将看客看热闹的情形和胆怯的情形进行了对比,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四)喜新厌旧。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不仅是由封建礼教造成的,鲁镇上的普通百姓也是造成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帮凶。在祥林嫂丧夫丧子之时,鲁镇的百姓们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引诱祥林嫂讲述自己的不幸,但是当祥林嫂反复诉说自己的不幸时,人们开始表现出厌恶和唾弃。二、看客现象的悲剧审美价值鲁迅先生笔下看客群体庸俗肤浅的快乐,体现出强烈的悲剧

4、市美价值。(一)描绘了无辜的迫害者群体形象。当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夏三爷、赵太爷、鲁四老爷、丁举人等,将夏瑜、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推A现实的绝境时,那些冷漠无情的看客群体们也将阿Q逐步推向深渊。看客群体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并非心存歹意,他们大多精神空虚、信仰缺失,这就导致看客们麻木不仁、心理扭曲。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悲哀,看客群体就发展成为无辜的迫害者群体,大大增加了故事剧情的可悲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故事情节的悲剧性。(二)批判了封建价值观的吃人本质。封建社会的看客不仅喜欢欣赏别人的痛苦,还要将自己看

5、到的“趣事”传播开来,让更多看客一起来看,再加上他们的思想一直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他们在传播“趣事”的时候都会带上强烈的封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看客们的思想比较荒诞,思维逻辑混乱,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对于封建势力只有屈从。鲁迅笔下的看客现象深刻批判了封建价值观的吃人木质。三、看客现象批判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看客现象批判的文化意义。从封建社会开始,看客现象就一直存在,这就意味着看客现象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儒家思想认为万物皆有尊卑之分,儒家思想将社会割裂成不同的尊卑等级,认为爱有远近亲疏之分,因此,人和人之间就形

6、成了等级高墙,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隔膜。鲁迅笔下披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歪理,人与人之?g毫无真诚和温情,都在威胁和算计他人,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冷漠的高墙。在这种奴性化思想的影响下,国民形成了盲从思想,其思考能力严重退化,封建专制制度和落后思想扼杀了一切新兴思想,这就导致整个国家的国民都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二)看客现象批判的现实意义。看客现象深刻揭露了整个W族的病根,看客对公平正义事件漠不关心,内心被冷漠、自私、虚伪充斥着,他们无情无义,以他人的痛苦为乐,并从别人不幸的人生屮获取“市美”价值,但是对于他

7、人的不幸从没想过伸手援助。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多次指出了看客现象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指出看客在围观他人的悲惨生活时,也充分展现出了民族劣根性。四、总结鲁迅笔下的看客群体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国民心理,小说屮的看客能直接反映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这些看客对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影响。在实际生活中,看客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群体,并M从封建社会幵始一直延续到当代社会,根据时代的变化,看客群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对不同时代的看客现象形成条件和国民心态进行分析,冰能弄清国民心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参考文献:[1

8、]林爱.鲁迅小说屮的看客现象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2]王媛.从鲁迅小说到今天生活中的“看客现象”[J].科教导刊,2015(4).[3]田丰.鲁迅与左翼乡土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比照研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作者简介:赵寄云(1999-),男,湖北武汉人,土家族,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巾学2014级高巾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