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

ID:28256626

大小:58.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_第1页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_第2页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_第3页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_第4页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艺术传统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议艺术传统的创新历史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汇集成一种反映群体特质和风貌的文化,这就是构成社会群体的传统的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具体又表现为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诸多方面。而艺术传统,则是特指各个民族的艺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艺术思想观念、风格面貌、创作技艺等内容总和,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色彩,并且具有稳定性特征和传承性特点。但另一方面,艺术传统也无法摆脱时代性的影响,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在不断的创新创造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时代

2、性特征。一、艺术的传统品格如果我们把艺术比作一棵生命之树,创新就如同阳光空气,传统便恰似水分土壤。艺术生命的成长需要从阳光空气中吸取动力,艺术生命的存在也需要植根于深厚的水分土壤。当艺术之树在阳光空气下长出崭新的叶子,与之叶脉相连着的茎、枝、干、根,还是要紧密联系和通向地下的水分土壤。春去秋来,时光洗礼,那生出的创新的叶子还会回归这土地,融入成为传统的营养。承前方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艺术传统乃是一个民族艺术赖以存在、发展、创新的根本和基础,而且某种艺术类型或艺术体系若要不断地延续发展,也总是以形成的固有传统作为必要前提。就历史上的

3、中国画艺术来说,似乎对于传统的价值认定更甚于创新。以距今最近的清代画坛为例,既有以大力创新、勇于开拓为代表的“四僧”,也有集传统技艺之大成的“四王”,但当时“四王”居于画坛主流,地位远在“四僧”之上。几千年来,中国画艺术沿着特有的精神文化脉象循序渐进,其品第高下常基于内在的修为,而非外在形式的新旧,“传神论”、“气韵论”皆指向中国画内在的精神意蕴。创新、新意在中国画里受重视不够,倒是复古、“古意”时时受到人们的欣赏。特别是唐五代以后,中国画艺术形式上已经高度完备,开始具有了程式化的图式,这时张彦远提出“书画用笔同法”,荆浩提出“笔墨

4、”,这便如同中国书法,在完全程式化的汉字形体结构中,去寻求无比丰富的艺术情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从来没有出现如西方毕加索那样的画家,一生中的艺术风格变之又变,创新不断:从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至lj后来的“非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最后还有“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一些中国画家不仅绘画题材是固定不变的,只画鸡、或只画鱼、或只画牡丹,而且在风格面貌上,也有中国画家只循着一种艺术道路走下去,形成个人作品的风格面貌而固定不变。在上世纪对于中国画艺术的审美标准,也开始引入“新”与“现代”的时间概念,注意到求新、求变的价值

5、判断。但大多中国画家还是认为,新是时间概念,是历史的过程,美才是永恒的东西。当然我们要认识到,如果把“新”和“变”绝对化,势必导致对艺术认识的肤浅,使艺术流于形式变化而逐渐丧失精神内容,失去永恒的价值。艺术作为一种“为人”的艺术形式,其理所当然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人文关怀并非是一味向前推陈出新,而是更蕴涵着对于人自身的审视、回顾和关照,这便与人类所创造和留下的历史传统紧密联系起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人们常常用这样严峻的语句来警惕自己。若是放在中国画艺术的领域,这也无异于告诫中国画家:没有传统就一无是处。当今社会的发展一日

6、千里,时代节奏飞快。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当人的成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的高空飞展,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①中国画艺术可谓拧成“传统”粗绳的重要一股,它牵引住高空里可能飞逝迷失的氢气球。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历史大环境下,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空前需要一种反顾性的文化精神,反顾传统过去,反顾内心自我,中国画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性和反顾性,无疑能适应这一需要而独具价值。、传统的变化与创新六朝时期大画家顾恺之曾总结中国画艺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②对应到现代中国画科门类,也就是说画人物最难、山水次之,花

7、鸟最容易。这主要是从应物象形角度来说的,认为人物需要很强很准确的造型能力。但是从今天艺术创作和创新发展的角度看,则应该恰恰相反花鸟最难、人物最易。千百年来花鸟还是那个花鸟,古今人们看到的并无二致;人物却是古今差异很大,无论服饰装扮、生活习惯还是精神状态,古人今人大不相同。图之于画面之上,自然是人物画创新发展的空间更大,花鸟、山水难以另辟蹊径,不好与前人绘画风貌拉开距离。而且顾恺之接着所说的——“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今天也应改成“易成而难好”。同样道理,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和突破也很困难。现实情况也表明这一点,当代中国一些人物画家的

8、突破创新明显,而花鸟画家开辟个人面貌者则很少,书法家的艺术创新也是凤毛麟角。显而可见,随着斗转星移时光流转,作为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也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所以说传统不会是静止的参照,而应是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生命力决定竞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