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

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

ID:28258061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_第1页
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_第2页
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_第3页
资源描述:

《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刺玫果生物特性及栽培山刺玫别名刺玫果。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朝鲜、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山刺玫高1〜2米。小枝及叶柄基部常有成对的皮刺,刺弯曲,基部大。羽状复叶,小叶5〜7枚,矩形或长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8〜1.5厘米,边缘近中部以上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有白霜、柔毛和腺体。花单生或数朵聚生,直径约4厘米、深红色。蔷蔽果球形或卵形,红色,直径1〜1.5厘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长于落叶阔叶林地带和草原带的山地,生于林下、林缘及石质山坡上。山刺玫

2、花的蛋白质含量远胜于牛肉、鸡蛋;维生素C含量高于水果。特别是花中含挥发油,香气极佳,风味独特。利用花、果可作重要的食品辅料添加剂。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补肺养脾、止痛解毒、润燥通便、减慢心率、强心降压、抑制血栓形成、镇咳、平喘、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和人体免疫力。刺玫果根系发达,抗逆性和适应性极强,非常有利于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绿化改造。还能对渠道和堤坝、公路护坡起到最有效的保护作用。刺玫果对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绿化、美化、香化环境、涵养水源、吸音降尘及改善生态环境

3、具有重要意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山刺玫栽培技术】一、种子处理把山刺玫种子浸泡在5%红糖和5%的多菌灵溶液中36小时,然后捞出,与过筛的湿河沙按种子与河沙的体积比1:3混匀。放在25°C条件下催芽,当有30%至40%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种植与分株定植垄播一般株距20厘米,镐穴深5厘米,每穴4至5粒种,播后覆土3厘米踩实,最后浇透水。也可在春季萌发之前或秋季落叶之后,分株头一年母株分蘖根苗,按株距50厘米、行距100厘米,开穴直径25厘米、深30厘米,穴内施入适量腐熟肥,与土拌匀后,将用生根剂处理好的幼苗植入穴中

4、,将根系舒展开,覆土压实,浇透水,盖土稍高于地三、田间管理小苗出3至4片真叶时,及时拔除杂草,施1次液体腐熟肥,待花苞露红中耕时节,施1次腐熟肥或硫酸铵等。旱季注意灌溉,以免影响花的质量和产量。雨季要防涝排水,以防烂根及病虫害。秋季要剪1次长枝、病虫枝、衰老枝,留健壮有形的枝条。四、采收与加工食用花:当花蕾已充分膨胀、花肉厚、香味浓、花苞红艳,但还未开放时采摘,加工或晾干。提花油:花冠呈杯形,花蕊鲜黄、香气浓郁时,上午8至11点采摘(此时含油量最高),及时提油。药用花:采集开放后的花及散花瓣晾干。食药用果:秋季果

5、实艳红时采收、晾干。干花贮藏:将色泽艳丽、芳香浓郁的干花,用纸袋封装好,贮入装有石灰容器中盖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