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

ID:28269631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_第1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_第2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_第3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_第4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省合肥市23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建筑拔地而起。但建筑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牛,给人民的财产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中由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乂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低,一旦发牛强烈等级的地震,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木文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的概念,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方法,并对强化建筑工程抗震措施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抗震

2、设计引言城市化的发展中,也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如今建筑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是目前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应用模式,这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设计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直接影响建筑的抗震效果。所以,在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才能稳步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1、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所存在的问题地震所造成的损害主要来源于地震发牛时所产牛的地震波,地震波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土壤、岩层和低级,使建筑物发牛外部的裂变和挤压,当结构内部的力量超过了

3、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牛建筑物的变形、损坏甚至倒塌。现阶段,工民建的抗震技术主要采用等效斜撑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其精确度较低,所以在实际的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些学者企图从非线有限元的角度进行模型的填充,但是施工过程过于复杂,实际效应并不高。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有理论上的把握。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主要在于建筑物的刚度,所谓抗震的刚度,按照相关理论的规定,与在按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周期修正系数体现填充墙对结构的刚度贡献,而不去计算填充墙的刚度。周期修正系数与地震作用

4、下混凝土框架的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在抗震设计中对于周期修正系数的确定是确定框架填充墙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那么该范围将直接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和抗震性的不精确。另外,对于框架周期系数的合理性,现阶段也存在一定的疑问,并没有十分肯定的理论依据和学界认可。2、常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2.1根据建筑结构基本构造来进行抗震设计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吋,是通过控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以及最小配筋率来实现抗震设计。建筑的砖混结构,般比较常见的构造方法有限制房屋的整体高度和

5、建筑的层数与层高;在建筑的横纵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且还要设置一些防震缝等。在修订后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增加了一些强制性的条例,例如:突出建筑屋顶的楼、电梯,要求构造柱延伸到建筑的顶部,并且与顶部的圈梁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拉结突出部分与主体结构成为整体,提高整体的承载力,并H对结构自身的刚度有着比较大的提高,这个应该在抗震设计中加以充分的考虑。2.2根据建筑结构性能目标来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物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有高度的安全性,是抗震设计的最终目的,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以将要建设建筑物的地区可能会发生的大地震的

6、烈度为基本的设计标准,而口还要以建筑自身及建筑物的内部没有造成破坏为最终目标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建筑结构的某些非抗震的下部结构以及建筑结构的基础部位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抗震能力,在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建筑结构要基本保持在所能承受的弹性范围之内。另外,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也应得到重视。由于风压所产生的建筑水平振动很有可能导致建筑的安全使用性能降低,以及使得抗震构造构件的耐久性能受到破坏。因此,建筑结构要有一定的比较好的性能指标,以便达到高的抗震设计要求。2.3根据建筑场地和建筑规划来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结构要有较好的抗

7、震性,需要选择比较稳定性的建筑场地。另外,具有抗震性的建筑需要有抗震层的设置,而且建筑结构的外部空间应该进行包括邻栋间距、建筑外观等的一些舒适感以及安全性能的角度的考虑。而口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场地规划的时候,也应该从适应建筑上部结构的位移等特点与性能方面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物在经过长吋间的使用后,建筑结构的整体可能发生移动的范围之内不应该存在障碍物。在建筑结构可能发生移动的范围之内-•般来说会设置一些建筑的出入口,并且还要注意不能因此而使得人受到一些伤害,最好为了避免人或者车辆比较容易通过出入口,应该设置一些门墙或者指示

8、标记等。3、实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3.1基础性防震措施应用基础性防震措施根据建筑的结构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措施:(1)地基隔震地基隔震是在建筑地基与土层之间设置缓冲层,以便在地震发生时减小建筑与土层之间的震动碰撞,实现对震能的有效吸收和反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地基隔层为沥青原料隔震层。(2)基础隔震基础隔震是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