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ID:28274961

大小:2.2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08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_第1页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_第2页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_第3页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_第4页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1.(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3题)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0年11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1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

2、,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A.“仁者爱人”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3题)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A.“天人感应”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4.(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6题)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

3、的兴趣。下列董仲舒思想中不可能为当时思想家推崇的有()①“天人感应”②“大一统”③“君权神授”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③5.(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2题)“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集权B.君臣共理国政C.君权兼并相权D.君臣分工明确6.(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4题)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D.“天,

4、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7.(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4题)“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3题)“中新网”2010年7月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

5、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胜,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9.(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4题)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A.发明本心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0.(2010年11月苏州五市四区高三期中考2题

6、)近年来孔子学院已遍及五大洲。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由此看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B.从孔子学院变体汉字标识看,其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而非仅介绍孔子C.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D.《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开始流传前欧洲人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11.(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2题)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

7、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12.(2010年11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2题)“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A.王阳明B.韩非子C.荀子D.董仲舒13.(2011年1月南京模拟2题)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

8、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4.(2010年11月江苏九校联考高三调研1题)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有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5.(2010年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