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

ID:28280452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_第1页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_第2页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_第3页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1.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厦门361012;2.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厦门361102摘要.•目的使用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评估新入院儿少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协助防自杀护理干预。方法对新入院的87例儿少精祌病患者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分析。结果新入院儿少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风险,其中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品行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较高。经住院系统治疗后,第2周末、4周末,极高、高、中自杀风险组评分持续下降(P均<0.05)。自杀风险发生率在第2周末即显著下降(P均<0.05),极高、高风险患

2、者全部转化为低风险或无风险,低风险患者全部转化为无风险(P<0.05)。结论住院系统治疗能有效降低新入院儿少精祌病患者的自杀风险。关键词:儿少精神病;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护理自杀是全球青少年第三位死亡原因,其中精祌障碍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1]。精神病院是各类精神病人聚集场所,也是自杀行为和自杀死亡率最高的场所。患者无法正确判断和控制自杀意念,容易导致自杀行为。自杀行为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威胁,自杀姿态,自杀未遂,自杀死亡[2]。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仙•量表(nurses1globalassessmentofsuicideri

3、sk,NGASR)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应用该量表快速简便[3,4]。通过此量表护士能动态观察存在自杀倾向精祌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和相关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药物、心理等治疗,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新入院患者87例,符合ICD-10(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中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家属知情同意,患者能基木沟通。排除:木僵和亚木僵状态。占比率前三位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

4、、双相情感障碍,男性略多于女性(45:42),详见表1。1.2评估方法以NGASR作为评估工具。本量表包括15个条目[5】,根据加分规则得出总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杀的风险越高;总分≤5分为低自杀风险、6〜8分为中自杀风险、9〜11分为高自杀风险、*12分为极高自杀风险。对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予相应的药物心理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2]。由2名经过系统培训的高年资精神科护士,分别在新入院时及干预第2周末、第4周末进行测评,取平均分。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

5、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新入院不同精神障碍自杀风险评分不同组间自杀风险评分不相同(P=0.001),详见表2。抑郁发作患者自杀风险最高,达8.31±2.97分;品行障碍患者评分高达7.4±0.45分,也是需要加强防范自杀的对象。2.3干预第2周、第4周末自杀风险率变化刚入院时中、高、极高自杀风险率高达65.52%;干预第2周末降为18.39%(P<0.05);第4周末降为17.24%,相比第2周末无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4。2.讨论精神病患者的自杀

6、意念多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儿童青少年情绪易激惹,表现冲动,自杀行为难以预测,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重大损失,而iL可能引发医疗纠纷[6]。NGASR快速简便,容易掌握,能对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将NGASR在儿童心理科病房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评估其至预测存在的自杀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本研宄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占比不如成人病区高,自杀风险高的精神障碍主要为情感障碍,如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等。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提示精神分裂症组自杀风险高于精神发育迟滞组,可能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挫折感偏低、主观上的悲观消极情绪不如精神

7、分裂症患者等,是影响评分的重点因素;而精神分裂症组低于抑郁发作组,与临床观察的基本一致,但要注意少儿患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必要严密加予监护[6】。品行障碍患者评分较高,与患者情绪不稳定,耐挫折能力差有关[7】。提示对于此类住院患者,必须加强监护和心理辅导。研究中发现,新入院的儿少精神病患者中,具冇较高的自杀风险,可能与患者均为首次发作,家属哄骗,甚至被动强制住院的,环境的突然改变,疾病因素缺乏自知力,部分患者出现U头消极或威胁性言语较多[8】。入院后即予及时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药物治疗,第2周末复评时,患者自杀风险率明显下降。对于门诊中有

8、自杀行为或风险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住院治疗,是有效的干预方式,能尽量避免在院外的自杀事件发生。而到第4周末吋,患者自杀风险率评分未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