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ID:2828073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_第1页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_第2页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_第3页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_第4页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摘要:从供给侧改革视域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存在着供给不均,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内容质量差、供需错配等问题,无法满足公众层次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从供给侧着手,通过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质量,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推进均等化供给等途径来激发供给活力,提高供给效率,继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深度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效供给中图分类

2、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06-0156-02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命题,强调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着力,这对文化领域同样有着指导性意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当前急需从供给侧角度着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深度改革,共建服务均等、结构合理、高质高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一、公共文化服务与供

3、给侧改革的内涵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以非营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障公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1]。“公共”强调的是文化的普惠性、基本性和共享性。公共文化以服务全社会为宗旨,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非个别群体。政府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公共文化与市场上其他类型文化的区别。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极强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性,追求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效益最大化。从供给侧改革视域

4、下研宄公共文化供给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益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其本质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匹配,通过调整结构来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质量。从供给侧着手并非忽视群众现实需要,而是依托于需求之上的从供给入手的创新。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率,进一步去除过剩产品,有效降低配置成本。从供给侧的视角来重新思量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内容创新

5、以及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等深层次的问题[2]。这将会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一股强大推动力,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供给不均等从供给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覆盖不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较大的地域差距:地域间财政资金分布不均衡。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中,东部9省市287.87亿元,占42.1%,中部10省市164.27亿元,占24.1%,西部12省区193.87亿元,占28.4%,全国人均事业费49.68元,在上海北京都超过120元,而在安

6、徽、河北等中部人口大省却不足20元,①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其二是城乡之间的差距:由于或多或少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财政支出一直以来都倾向于城市,农村地区在资源上处于劣势地位。不仅在文化活动经费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在经费的使用上也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给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最终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低,效益差。其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除了现有的覆盖人群和范围,常常忽略了残疾人士、鳏寡老人、农民工以及留守儿童等等这样的弱势群体。

7、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很容易成为我们公共文化供给的盲区,针对他们的服务普遍较少。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我国目前的公共文化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实行政府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下财政投入与文化产品的生产给政府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活跃,政府在资金投入、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必然会力不从心,继而影响公共文化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分Y金投入方面,受财政总量的限制,公共文化供给单纯依赖政府的财政资金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显得势单力薄。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依靠的还是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并没有很好地引进到公共文化供给领

8、域。资金渠道单一且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一大难题。在产品供给方面,大量的社会文化组织置身于公共文化供给圈之外,产品供给主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圈,缺少新鲜的血液。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产品往往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缺乏创新的动力,难以保证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难以达到公共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