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

ID:28283237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_第1页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_第2页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_第3页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_第4页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近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同志参加了《中华书画家》的创刊座谈会,并就如何办好刊物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指出/‘好的书画作品,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和谐统一的作品”。中国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几千年来,历代书画大家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传世经典和艺术瑰宝。当今中国书画艺术也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各具风格的优秀作品,为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提高国民艺术素养,满足人民群

2、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凯说:“参事室、文史馆策划要办这样一个刊物,问到我时、我是一则亦喜,一则亦忧。喜在于,参事室成立60年、文史馆建馆58年来,第一次有了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刊物,在为参事、馆员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办好了能为弘扬中华书画艺术作出积极的贡献。忧在于,现在全国专门的书画类报刊有上百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且多数日子并不好过。面对如林的书画报刊,我们新办的杂志作为一棵幼苗,能否存活下来、成长起来、最后成为参天大树,心有疑虑。再仔细一想,我们这支队伍还是有独特优势的,参事室、文史馆是敬老

3、崇文之所,名流耆宿汇聚之处。以文史馆为例,已故的有齐白石、陈半丁、沈尹默、启功等,健在的有孙天牧、黄均、许麟庐、欧阳中石、沈鹏、靳尚谊等书画大家,地方馆也有不少大家。从建馆开始,全国延聘的从事书画创作和研宄的馆员累计有一两千人,再加上成立书画院以后,又聚集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专家,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想到这些,又增加了信心,支持办这样一个刊物。马凯对如何办好刊物以及推动中国书画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第一,希望把《中华书画家》杂志办成展示书画艺术精品和经典的园地。刊物的生命在于质量。这不但是指刊物的外在质量,即编排、装

4、帧、印制等要精美考究、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指刊物的内在质量,即要有好的书画作品,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乃至经典。那么什么是好的书画作品呢?衡量艺术作品的好坏,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艺术门类又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对于书画艺术来说,好的作品、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即:积极健康、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积极健康,是指作品的思想性。中华书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客观上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书画家不但要有艺术追求,而且要有社会责任。好的作品,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崇善尚美

5、,促使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促使人们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素养。健康无害,应是称得起好作品的思想性的底线。形神兼备,是指作品的艺术性。什么是“形神兼备”?一言半语很难定义,似乎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对一件作品来说,是否形神兼备,受众是有体味的。就拿书法而言,像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毛泽东的诗词手书、于佑任、郭沫若和林散之等的行草;就绘画而言,就更多了,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黄胄的驴、李可染的水牛,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的山水,以及许多大家的

6、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还有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又推出一系列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文化精品工程的作品,都是形神兼备、形式和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艺术享受。雅俗共赏,是指作品的观赏性。书画作品要有多样性,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受众(也包括艺术家自身)的精祌文化需求。要有“雅赏”的作品,也要有“俗赏”的作品,更应提倡多些“雅俗共赏”的作品。这里所讲的“雅俗共赏”,不是从受众角度指“雅士”和“俗人”,而是从作品本身讲既“雅”又“俗”。所谓“雅”,是指高雅,不低俗、不庸俗、不媚俗,相反,给人以

7、“真”的感动、“善”的感染、“美”的享受,有很高的艺术性。所谓“俗”,是指通俗,不玄虚、不晦涩、不难懂,相反,植根生活、源于真情、贴近大众,使人明白晓畅,有很强的观赏性。大凡好的作品,特别是精品和经典,都是雅俗共赏、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以丑为荣,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反而让人倒胃口,显然不是好作品;故作高深,使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也不能称为好作品。特别是书画艺术更应强调雅俗共赏,那种把书法和绘画变成书画界小圈子的玩物、个人的孤芳自赏,渐渐疏离广大受众的倾向、是不可取的。总之,好的书画作品,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

8、和观赏性和谐统一的作品。希望我们的刊物,能更多地推出一些意境高远、自然大雅的,给人以艺术享受、心灵震撼的,并为大众看得明白、喜闻乐见的书画作品。第二,希望把《中华书画家》杂志办成推出书画艺术新人和大家的平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停止了,艺术生命也就停止了。不断创新、是中华文明永葆活力、得以延绵数千年的重要原因。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