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

ID:28283418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_第1页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_第2页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_第3页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_第4页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市气象业发展方案、充分认识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市气象防灾减灾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近几年来。气象科技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气象事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各县市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发展气象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气象意识,增强发展气象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

2、感。二、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按照"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大力提升气象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乡安全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主要目标:期间。大力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重点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安全保障、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和气候生态监测评估三大工程,气象探测环境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

3、撑保障系统,使我市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前列。三、认真落实气象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加快自动气象(雨量)站网、雷电监测、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和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监测系统等观测体系建设。期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重点水库和地质灾害易发区都有一个自动气象(雨量)站,使全市自动气象(雨量)站达到150个农业气象与生态监测站达到15个。(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的精细化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气象预警预报和气象水文业务流程,提高气象预警预报能力。(三)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气象信息系统是全市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

4、成部分。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存储与综合数据库系统建设。实现数据共享。气象部门负责气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水利、水文、农业、国土、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实现雨情、水情、农情、灾情的信息共寧。(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增强对病虫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五)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各地要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以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政务网、兴农网

5、、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交通、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做好暴雨、干旱、雷电、风雹、大雪、洪涝等气象灾害和森林火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气象衍生灾害的预警发布;气象部门要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要求做好公众气象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使公众气象服务进一步贴近生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六)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开展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气象灾害、土壤要素、病虫害

6、动态变化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产量预报工作。支持"兴农网"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扩展农村信息服务功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七)积极做好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交通气象服务工作。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疫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建立汉江、堵河等流域及重点水库安全渡汛气象保障服务体系,重点做好水电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八)加强雷电防护管理工作。认真贯彻《省雷电防御条例》加强政府配套法规建设。做好防雷行政许可工作,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全市建设工程审批环节中,落实好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和防雷工程跟踪检测制

7、度。建设、规划、公安消防、工商、安监、质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工作。(九)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逐步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投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期间,各县市至少要装备3套车载式移动增雨火箭,旧高炮更换率要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2020公里间距的火力布局;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基地建设,固定作业点必须具备炮库、弹库和通信等基本设施;完善科学作业体系,建立健全市级作业指挥

8、中心和各县市作业指挥分中心的指挥系统,建设云水资源监测、通信网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