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ID:28284505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_第1页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_第2页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_第3页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绥芬河市人口计牛局157399【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接诊顺序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好转率、并发症总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期间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

2、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咳嗽、咳痰等为疾病主要特征,由于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性发作等临床特点,病情严重者可诱发危险性临床并发症,危害牛命健康[1]。因此,必须加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木文将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中医、西医药物治疗,旨在观察中医药物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接诊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勇2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30.4±2.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plus

3、mn;0.2)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31.6±2.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5±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临床诊断(1)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诊断;(2)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特征;(3)排除脏器功能损伤、药物过敏、精神异常等患者;(4)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口签署临床意向书。1.3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女小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类药物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支气管炎疾病类型中药辨证治疗

4、,包括:①风寒袭肺型。组方:麻黄、杏仁、甘草等,药方剂量分别为10g>15g、10g;②风热犯肺型。组方:桑叶、菊花、杏仁、薄荷等药物,药物剂量分别为7%、3g.6g>2.5g;③燥热型。组方:桑叶、杏仁川贝、梨皮等药物,药物剂量分别为3g、4g.3g.3g;④痰湿型。组方:半夏、厚朴、陈皮、甘草、茯苓等药物,药物剂量分别为15.10g.10g>10g>20g;⑤痰热型。组方: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苓等药物,药物剂量分别为15g、15g.20g、15g.20g;⑥脾肾阳虚型。组方:附子、肉桂、陈皮、半夏、泽泻、茯苓、山药、党参等药物,药物剂量分别为15g、10g>

5、10g、15g>20g>25g、25go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1.4观察项目(1)比对两组患者疗效,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转变,实验室检查结果逐渐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未转变为无效;(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3)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

6、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症状、实验室结果均转变,实验组患者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2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咳嗽、喘息病症消退吋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2.3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均出现并发症,实验组患者肺结核、水肿、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总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3。3讨论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咳嗽、咳痰为疾病主要特征,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资料表明,慢性支

7、气管炎疾病由各种因素共同导致,包括:①吸烟。吸烟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最主要因素,长时间吸入会损伤患者气道组织,诱发感染;②环境污染。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间接损害患者气道黏膜,引发支气管炎。此外,感染、季节变化等也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疾病临床因素,在高剑波⑶报告中有所提及。目前,临床均借助西医药物治疗,但由于预后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存在,致使疗效并不明显。因此,探讨安全、有效药物治疗意义重大。祖国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肺胀”范畴,由寒气入侵、肺部感染等因索导致,所以,中医将化痰止咳、活血化瘀作为疾病主要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