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ID:28284908

大小:66.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1页
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2页
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老年冠心病经橈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姚远崔锦娜(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医疗保健部1012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经挠动脉穿刺介入方式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计算机随机性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木院接受经挠动脉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各50例,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及手术成功率相近,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无意义,即(P>0.05);治疗组穿刺点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牛率为6.00%,而对照组各并发症合计

2、发牛率为32.00%,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经橈动脉穿刺治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牛可能性降低,增加了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关键词】股动脉穿刺;挠动脉穿刺;老年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4-040-01我国的老年冠心病发病的概率越来越高,经皮冠状动脉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方式。而其中经橈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患者不需要卧床,且穿刺治疗后发牛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治疗的临床

3、效果更优一些⑴。木次,我院为探究采用经機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优势,特进行下述探讨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患者资料随机性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木院接受经挠动脉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各50例,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分布在60~81岁,平均(66.9±6・2)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分布60~80岁,平均(67.7±5.8)岁。在年龄分布和性别等方面上,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可忽略不计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治疗组

4、:经橈动脉穿刺治疗时患者的体位取平卧位,麻醉方式为穿刺部位局部麻醉⑵。患者接受手术的一侧上肢向外平伸展开30度的角度,全部经由患者的右侧機动脉行穿刺治疗,穿刺点选择的位置距离掌横纹近侧约0.8mm左右,在挠动脉搏动最强的位置处,以30°~45°的穿刺方向将21G穿刺针缓慢刺入患者的血管腔内,然后穿透血管后固定针鞘,慢慢地退岀内针及针鞘,将导丝缓慢置入患者的血液喷出处,再沿着导丝插入一6F动脉扩张鞘,注入适量肝素、硝酸甘油及异搏定。最后,在X线透视条件下,将“J”形长导丝及导管经鞘管送至冠状动脉口后进行

5、手术操作;②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方式进行治疗[3]。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平均吋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及手术成功率情况及两组患者穿刺介入治疗后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l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C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手术平均时间等指标的对比和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82.5±5.8)min、(81.9±6.1)min,平均住院时间(6.2&

6、plusmn;1.5)d>(6.4±l.7)d,穿刺成功率92.00%(46/50)、90.00%(45/50)及手术成功率94.00%(47/50)、92.00%(46/50)相近,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无意义,即(P>0.05)o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穿刺点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合计发生3例,发生率为6.00%,而对照组各并发症合计发生16例,发生率为32.00%,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o3讨论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平均吋间、平均住院吋

7、间、穿刺及手术成功率相近,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无意义,即(P>0.05);治疗组穿刺点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00%,而对照组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32o00%,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说明经梯动脉穿刺治疗可以降低治疗后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经股动脉途径是一种传统的介入性治疗心脏病的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最近几年应用的一些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血经股动脉穿刺治疗后穿刺部位容易形成血肿、拔鞘管后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反射而岀现低血压症状等等

8、[4]。究其原因:股动脉的位置比较表深,是一人体大动脉位,另外股动脉、股静脉和迷走神经相互相伴而存在,所以穿刺和固定的难度均较高。与此同吋,股动脉所处部位腹股沟处的脂肪及肌肉分布比较多,口股动脉的管径也比较大,导致在手术结束后其压迫止血难度大、效果不理想而形成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伴随穿刺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改进,为其他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