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

ID:28286380

大小:1.1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9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_第1页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_第2页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_第3页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_第4页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一、前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消除有效深度范围内湿陷性应当做为施工的首要工作。其作法有: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桩法、予浸水法等,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强夯法施工既能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与垫层法、挤密桩法、予浸水法等相比较,具有操作容易,所用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费用低、效果好等优点,所以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首选方法。二、工法特点1、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距建筑物及居民区安全距离200~300m以外均可采用。2、操作简便、安全、工效高,既可以消除地基湿陷性,又能

2、提高地基承载力。3、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环保。三、适用范围本工法对大面积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特别适用,如大型厂房区、飞机场、体育运动场,高等级公路及铁路路基等建筑物的建设工程。四、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黄土俗称大孔土,在高冲击能的作用下,地基土失去原结构,土粒重新排列,孔隙压缩,孔隙率减小,渗透性减弱,土体密实度得到极大提高,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湿陷性能消除,承载能力提高。(二)、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三)、施工要点1、根据设计要求,在拟建区选择一段不小于20m×20m=400m2的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夯,以便选定强夯施工

3、参数与工艺,试夯工作参照的主要技术标准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02。(1)单击夯击能的确定12根据设计要求地基加固深度,结合当地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在缺少经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1预估。表1强夯法单击夯击能估算表序号湿陷性黄土有效加固深度(m)单击夯击能(kN·m)备注14.0~5.0100025.0~6.0200036.0~7.0300047.0~8.0400058.0~8.5500068.5~9.0600079.0~9.58000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

4、初起夯面算起。12(2)夯点的夯击次数确定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时为200mm;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3)夯击遍数确定首先采用2~3遍点夯,再以低能量满夯1~2遍,满夯可改用轻锤或低落距夯击,锤印搭接。(4)每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的确定间歇时间的确定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

5、散时间,黄土属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每遍夯击之间(点夯与点夯、点夯与满夯)间歇3~5天。强夯结束后根据规范规定及以往施工经验应静止14天后再进行各项检测,检查其工作有效性。如不合格还须复击。2、基底处理恢复中线,按要求放边桩,并对地下管线进行勘查,强夯前要将其移至界外,对上空的高低压线路要移出界外或架空至安全距离以上。划分作业区段,按8000~10000m2安排一台强夯机为宜,如为路基施工200~300m线路长度划分为一作业区段,或以两桥(涵)间作为一个作业区段。进行水平测量,清除基层表面植被,挖除树根,推土机整平。因为经过强夯后

6、,地基夯沉量可达0.8~1.0m,所以在挖方段要预留0.8~1.0m的高度。压路机碾压1~2遍,碾压沿建筑区纵向进行,先低侧,后高侧,压路机一进一退压完全宽为一遍,轮印搭接不小于40cm,碾压结束后再次进行水平测量。3、调整地基土天然含水量根据试验及经验,黄土地基含水量在5%~17%间较适宜强夯施工。如含水量小于5%,则在表层需补洒水,这样强夯过程中不会起皮,如含水量大于17%,强夯中易出现翻浆,产生橡皮土,则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如井点降水、开挖渗沟等方法。124、夯点定位(点夯)因为夯锤直径大致在2~2.5m之间,所以点夯间

7、距以3m为宜,正方形布点,也可等边三角形布点。规范规定加固区范围应不小于建筑物基底宽度3m,所以自加固区一侧算起,奇数列为第一遍点夯点,偶数列为第二遍点夯点(以点夯两遍为例)。用生石灰粉分别在场地上标出,至加固区另一侧基底外缘再扩大3m为止。(见强夯加固地基夯点平面布置图)5、夯击施工首先对奇数列夯点采用履带吊后退法逐点夯击,每击点夯夯击能按试验时选定的参数进行,第一遍点夯结束后,推土机推平夯坑,间歇3~5天后对第二遍偶数列夯点进行夯击,方法与第一遍点夯夯击相同,先标出点夯位,第二遍点夯结束后推平夯坑,间歇3~5天后进行满夯,满夯结

8、束后静止2周,方可进行质量检测工作(见强夯施工全景图)。施工中对每击点的夯击能,夯击数及每一击夯沉量都要作详细量测记录。锤击过程中如遇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或夯坑面倾斜影响下击锤击,应将夯锤移至坑旁地面上,在坑内适量填些干黄土,使坑面保持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