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ID:28287588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1页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2页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3页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湖北省武汉市第九医院湖北武汉43008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44对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诊,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的怀孕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量表得分结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0治疗后观察组的怀孕率为22

2、.2%(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9%(5/36)(P<0.05)o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障碍,并提高患者怀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心理干预;不孕不育;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73-02不孕不育涉及多种病因,包括牛殖器、牛殖腺、内分泌、全身疾病、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等[1],而不孕不育木身或者是不孕不育的治疗过程都会造成不孕不育另女一系列的心理压力[2]。而心理压力及其所致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3],所以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

3、理干预十分必要。木文对72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4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44对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不孕病程为1〜5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其以上,年龄为23〜40岁。入组条件:女性患者月经周期为30±2d,经期为2〜7d,生殖道无畸形,输卵管造影显示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男性患者精液检查结果显示密度〉20×106/ml,a>20%,a+b≥45%,诊断为功能性不孕不育。按照入组顺序将72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2对。两组在平均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

4、无统计学意义(P>0.05)o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测排卵、科学指导同房、安慰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1.2心理干预治疗方法①采用共同参与医患模式,建立和谐、良好医患关系,提高医患信任感,理解、关心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态度诚恳、和蔼;②问诊、体格检查吋注意患者情绪,避免使用责备、伤害性语言,多用鼓励、安慰言语,并承诺对隐私问题保密;③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患者病情,明确治疗目标,识别和改正患者扭曲或负面心理,并对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疏导;④授予患者正确沟通与表达情绪的方法、放松心情的技巧;鼓励患者主动改善患者夫妇关系;⑤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配合和所取得的

5、疗效给予鼓励和肯定,树立怀孕信心。1.3观察方法采用Scl-90量表⑷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分别进行测试。并统计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吋的怀孕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Scl・90量表得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量表得分结果均

6、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V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Scl-90量表得分的比较(x-±s)a:组间比较,P<0.053•讨论不孕不育常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不孕是指育龄夫妇双方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夫妻生活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未能成功受孕,不育是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死胎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情况[5]。不孕不育患者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家庭、经济及疾病本身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缺乏自信和自尊,人际关系困难等心理问题⑹。由于不孕不育的治疗过程较复杂而漫长,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加重

7、,进而影响生活质量。过度紧张和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可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影响排卵,并导致性情冷淡,抗拒性生活。而男性长期承受精神压力,其性功能和精液质量均会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加重不孕不育病情。目前临床上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并缺乏相关的干预措施。本文对72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旨在改善无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因不孕不育而产生的悲观、自卑、焦虑等负面心理,从而使患者保持乐观、愉悦的情绪状态。结果显示,经过干预,观察组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精神障碍得到明显改善。而经过干预,观察组的怀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