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

ID:28291309

大小:594.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9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_第1页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_第2页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_第3页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_第4页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该公路处于II5区,路线经过地区属于湿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型和大陆型过渡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年内夏、秋季降水相对集中,易出现暴雨造成涝灾,其余季节降水偏少。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3.7oC,以7、8月份最热,年平均最高气温19.4oC,年平均最低气温9.1o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9o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4oC。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最大冻土深度33cm,历年平均无霜期163.5天。气候区内年平均降雨量884.0mm,历年最大降雨量1358.0

2、mm,以7~10月降雨相对较为集中。区域内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16.8m/s。8、9月份受台风影响区内空气湿度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最小相对湿度65%、最大相对湿度85%。设计线路经过地段主要由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所组成。第四纪沉积层由全新(Q4a1)的低~高液限粘土夹中粗砂及上更新(Q3a1)的低~高液限粘土所组成。由于古河道多次变迁作用,地层厚度分布不均,堆积层厚度上部全新(Q4a1)一般在3~9m局部达1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其CBR为2%~10%;下部上更

3、新统(Q3a1)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4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呈中~高压缩性。1.1.1路线服务范围交通运输要求和经济技术调查资料由于此路段处于江地势平缓,沿线以农业为主,该路段经过两条大渠和一条铁路,故该道路的修通对于完善苏北地区贸易交往,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修建该路所需的路基填料、石灰、碎石等集料在附近地区都非常丰富,并且都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1.1.2交通量资料交通量平均增长率7.5%表1-1交通量资料车型小客车中客车SH141大客车CA50小货车BJ130交通量(辆/日)1400

4、50011001800车型中货车EQ140大货车JN150铰接挂车SP9250交通量(辆/日)970230801.2设计依据本设计AB段高速公路位于徐州市洞山地区,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具体如下: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3)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4)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

5、TJ034-2000);6)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7)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8)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9)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0)《京福高速公路绕徐州城西段设计说明书》;11)拟建公路的设计原始资料;12)拟建公路所处地区的地区地形图。1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1.1.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由于本路段无实测条件,故可按查表法预测土基回弹模量值。1)确定临界高度本路段土基设计为不利季节处于干燥状态

6、,因为益阳地区为Ⅳ5区,由设计资料知该地区土质为粘性土,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附录F.0.1可确定临界高度H1在1.7m~1.9m之间。2)土的平均稠度因本路段属于干燥类型,根据路基的临界高度,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5.1.4-1知路床表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稠度为Wc≥1.10,本设计取Wc=1.10。3)确定土基回弹模量据以上所述查表得该地区的土基回弹模量为E0=45.5Mpa。1.1.2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1)交通量组成已知设计年限为12年,设计年限内交

7、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7.5%,交通量组成见下表:表1-1交通量资料车型小客车中客车SH141大客车CA50小货车BJ130交通量(辆/日)14005001101400车型中货车EQ140大货车JN150铰接挂车SP9250交通量(辆/日)970230802)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和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荷载,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下:表4-3-2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P(KN)100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21.30轮胎接地压强P(MPa)0.70两轮

8、中心距(cm)1.5d3)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荷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4-3-1)式中:—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