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

ID:28293537

大小:93.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_第1页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_第2页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_第3页
资源描述: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标准与法规环境友好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广泛渗透于食品乳化、制浆造纸、皮毛加工、石油钻井、采油、金属加工和洗涤等应用领域中。1999年全球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930万t,到2000年达到了1080万t,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050万t[1]。1998年10月,国际化学协会(ICCA)将其列入了“ICAA高产量化学品(HPV)”清单。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使用后大都直接排入环境,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纷纷建立标准与法规,引导表面活性剂向着正

2、确的方向发展。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其生物降解性。迄今为止,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ABS)到直接链烷基苯磺酸盐(LAS)的转变;第二次是刚刚在欧洲兴起的用酯季铵盐(EQ)代替双长链双甲基季铵盐(DTDMAC),都直接与生物降解有关。1生物降解测试标准方法与降解要求有关生物降解性的测试方法,许多组织,如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试验和材料协会(ASTM)、瑞士联邦材料和试验所(EMPA)、日本国际贸易工业部(MITI)等都

3、建立了自己的标准方法。一般有机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OECD出版的试验方法,这些方法实际上是3个平行的方法:①快速生物降解(筛选实验);②固有生物降解实验;③确认实验。各种试验方法的考核内容和生物降解指标如表1所示。日本先后于1975年和1976年颁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JISK3364-197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测定方法”和JISK3363—1976“合成洗涤剂生物降解性测定方法”,1990年进行了修订[3]。用振荡培养法对常见水溶性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初级生物降解度进行测定,

4、为许多国家所借鉴,我国1995年颁布的GB/T15818-1995[4]亦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组织(ISO)于2000年5月向每个组织成员提交了一份有关“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度实验方法”[5]的标准草案供全体成员发表意见和建议。其内容与OECD相似,提出:①如果在推测试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减少等于或超过90%,则认为该物质可被完全生物降解而不必进一步试验;②如果在推测试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减少在80%~90%之间,则该物质应提交确认试验;③如果在推测试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减少低于80%,则该物质被认为不能充

5、分生物降解;④如果有必要进行确认试验,在确认试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减少必须在90%,该物质才能被认为可生物降解。2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法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法规如表2所示(一些数据摘于1988年,可能现在有所改变)。由表2可以看到,大多数国家对表面活性剂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法规,但均有非正式的协议,特别是对争议颇多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都有相应的非正式协议限制。3我国表面活性剂标准与法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在1995年颁布实施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度试验方法”GB/T15818-1995国家标准。该标

6、准是在原轻工业部标准(QB)的基础上,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K3363-1990编辑而成。由于我国科研经费不足,生物降解又涉及生物、化学、环保等学科领域,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仅停留在照搬国外理论的阶段,前述国家标准的制订也只是做了些文字工作,对于大量正在我国使用的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的实际测定结果,国内均未见报道。对于国际上有争议的表面活性剂品种,我国也无相应的法规与非正式协议加以限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正致力

7、于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标准的建立与完善的研究。目前,我国表面活性剂标准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适应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目前国际上表面活性剂标准化工作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对目标风险评价(TargetedRiskAssessment)概念的定义、阳离子和两性离子等是否需要半经验方法等,这些也是我国表面活性剂标准化拭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