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

ID:28298070

大小:107.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_第1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_第2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5)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组一 钠的性质1.(2009年高考上海卷)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解析:选B。由反应方程式:2Na+2D2O===2NaOD+D2↑,可知9.2g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0.2molD2,一个D原子中含1个质子、1个电子、1个中子,故选B。2.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

2、2和NaO2解析:选C。方法一:Na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为Na2O,加热或点燃后产物为Na2O2,Na2O、Na2O2溶于水后均生成NaOH,由于n(NaOH)=n(HCl)=80mL×10-3L·mL-1×0.50mol/L=0.04mol,由Na原子守恒,若生成物为Na2O,则m(Na2O)=0.04mol××62g/mol=1.24g<1.5g;若生成物为Na2O2,则m(Na2O2)=0.04mol××78g/mol=1.56g>1.5g。经计算知:该生成物是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方法二:生成物与盐酸最终转化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Na元素的

3、质量分数为×100%=×100%=×100%=61.33%,介于Na2O(74.20%)和Na2O2(58.97%)之间,故两种成分都有。3.(2011年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面很广,首先是苯与水互不相溶,还有钠的密度处于苯和水之间,钠能与水中的氢反应而不与苯中的氢反应。另外钠与

4、水反应放出的氢气使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题组二 钠的化合物4.(2010年高考安徽卷)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或者原子守恒可知,0.01mol的Na2O2和Na2O分别与H2O反应都生成0.02molNaOH,因此①、②中阴离子浓度相等,又由于Na2CO3溶液中CO发生水解:CO+H2

5、OHCO+OH-,故阴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大于0.01mol,而④中Cl-的物质的量不变,为0.01mol,因此四种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5.(2011年烟台统考)3.6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2的CO和HCH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将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A.28.2gB.3.6gC.24.6gD.31.8g解析:选B。CO和HCHO都符合(CO)n(H2)m形式,故增加的质量等于CO和HCHO的质量。6.(2011年三亚统考)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

6、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

7、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