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

ID:28300312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_第1页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_第2页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_第3页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_第4页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走转改”的一点思考电视新闻视角有偏差吗?说到走基层,记者在今年采访中曾遇到两件类似的事。第一件事,湖北省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是30万套,今年7月各地都进入密集开工阶段,记者也因此辗转于武汉及各地市。在天气热辣的一天,当记者和搭档结束拍摄时,已经到午饭时间,无意间看到几位农民工师傅在一个遮阳棚下聚餐,馒头、米饭、一袋花生米、简单的两个菜。记者让搭档用摄像机拍下这一幕,说给大家留个影,没想到师傅们却摇头,说吃得不好,不好意思让我们拍,上电视让人看了笑话。第二件事,记者一行在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拍摄居民的休闲生活。镜头一路扫描,对准了一位园林大姐,她正拿着大

2、剪刀专注地修剪绿地边的植物,胳膊上套着防晒用的袖笼子,大草帽下是用毛巾搭成的防晒帘子,一张脸晒得黑黝黝的。发觉被拍,她连忙摇手说不要拍不要拍。记者说您把这花园子整得多美呀,要让大家看看园子是怎么变美的。大姐却不好意思地说,大家看园子漂亮就行了,她人丑,又没漂亮衣服,上电视蛮丑,大家会不爱看。没有工人师傅们的劳动,就没有美丽的城市;没有园林工人的劳动,就没有生机盎然的环境。劳动最光荣,这些原本应该骄傲自豪的人们,为什么会怕上电视?难道在他们看来,电视屏幕总是鲜衣怒马、可望而不可及吗?这说明电视的新闻视角有偏差吗?转作风,深入再深入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具有其

3、特殊性,所有内容都要通过镜头来表现。近年来,随着新闻业态的变化,新闻视角的转移,电视的文字要求更加生活化、镜头更加低姿态,此时的“走、转、改”,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认为,此时的转作风,就是釆访要深入新闻一线,和当事人深切相处,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采访原蒲纺工会主席常雨琴时,省总工会提供了非常齐全的材料,地方电视台也提供了很多画面素材。这些材料表现了常雨琴耐心细致地为下岗职工申请低保、办理社保医保、申请小额贷款等感人事迹,用自己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得到了职工的认可和爱戴。如果根据已有的材料写稿和编画面,很轻松还不用跑路。但我们还是

4、坚持去采访本人。常雨琴看起来就是个老太太,脸上没什么笑容,但为困难职工办起事来十分认真。去困难职工家走访,一进门,家里女主人都会热情地跟常雨琴拥抱,紧紧拉着她的手直到出门。我们的镜头捕捉到这个细节,表现出了常雨琴和困难职工之间难以言表的情感。湖北省最西部的恩施州利川县,海拔1400多米,相当于湖北的青藏高原,是沪渝高速公路鄂西段重要门户。为采访湖北高警总队利川大队,在省际卡口白羊塘收费站,记者张晓薇从夏天的火炉城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不得不穿上棉袄和交警们一起执勤,记录下他们查超员客车、查违禁物品、控制危险驾驶行为等工作场面,生动描绘了一群24小时坚守岗位

5、的交警群像。釆访深入也会避免一些事想当然。记者曾采访了英山县雷店镇杨庄村教学点教师伍贞祥。他今年57岁,一条腿因当年修建学校残疾,“校长兼校工,做饭带撞钟”,是对他39年来一人坚守教学点的概括。他家里还住着土坯房,却掏出近3万元贴补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报道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时,记者努力寻找能表现他个人特点的细节。比如说破烂的讲台上,教学用品和锅碗瓢盆并列。最后记者发现讲台最昔晁的地方有只碗,伍老师把所有用得差不多了的粉笔头都放在碗里。于是记者认定,伍老师太节约了,连粉笔头都舍不得丢。但一问,他却说,怕被孩子们拿走乱画。记者一时十分惭愧。转文风,群众语言

6、最生动经过这段时间的走基层,记者在转文风上有了一些心得。第一是巧打比方。在做专家型、技术型对象采访时,用这种方式能够化繁为简,让观众看得懂、听得明。譬如做“长江中游城市群”报道,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湖南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刘茂松教授。在谈到“湘鄂赣”三省优势产业合作时,他用了“新木桶理论”:“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传统理论是把最低的板块拉起来,但拉高最低板块受制于很多因素,不如把木桶拆开,按长短进行重新组合,用各自的长板弥补对方的短板”。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普通人也能理解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端发展规划和设想。第二是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更易打动人

7、。作为电视,记者在采访人物时尽量用同期声,坚持原生态记录。人民群众生活的自然发声、真情流露,往往会带给我们更多人性化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动。安陆25岁农民黄鹏程在生命进入倒计时要捐献眼角膜,记者问他的想法,黄鹏程说:“因为感恩!”90后大学生田强放弃考试、隐姓埋名到北京捐造血干细胞,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当初在骨髓库登记了,就是种承诺。答应的事情,肯定要做好,要把它完成。”朴实的话语,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