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

ID:28301594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_第1页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_第2页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_第3页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肺结核引起发热的护理刘艳孙晓霞(黑龙江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14-02【摘要】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产生的一种全身反应,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表现为体温升高。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C以下为低热,38〜39°C为中热,39〜40°C为高热,40°C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

2、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热是结核病最常见症状,约有37%〜80%的结核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结核病发热常缓慢起病,无明确发病时间,为长期或较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发热也可不规则,可表现为劳累后发热或女性患者月经前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于2〜4周后退热。【关键词】肺结核发热护理临床资料共167例,男121例,女46例,年龄5〜71岁。护理评估(一)临床症状的评估与观察1.症状患者是否有不正常的体温、头

3、痛、全身痛、昏睡、头晕、虚弱、食欲缺乏、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出汗、寒战、尿量减少、脉搏及呼吸急促、呕吐等;同时注意症状开始发作的时间。2.发热的诱发因素全身或局部的各种感染,受寒、过度疲劳、饮食不洁,服用某种药物等,以及淋浴、精神紧张、高温环境等。3.发热病程及相应疾病急性短期发热大多由感染所引起,约两周。长期中高热超过两周,主要与感染、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砬性疾病奋关。长期低热持续吋间在1个月以上者,多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等器质性病

4、变。1.伴随症状发热伴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出血、关节肿痛、皮疹,甚至发热伴昏迷等。2.定吋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评估热型。脉搏和呼吸多随体温升尚而加速。3.体温过高的患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变化而出现谵妄或惊厥。4.注意皮肤、淋巴结、眼结膜、指甲、心血管系统、胸部、腹部、肌肉和骨骼系统等与发热有关的因素。(二)辅助检查的评估1.实验室检査(1)血常规:发热时多数情况下为白细胞数升高,但奋些感染或某些疾病或应用某些解热镇痛药后,白细胞数非但不升高,反而减少,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长

5、期发热可出现贫血。(2)尿常规:长期高热可出现蛋白尿,白细胞升高可能为泌尿系感染,红细胞数升高可考虑为结核或肿瘤。(3)粪便常规:注意冇无脓血便或白细胞数升高,冇无寄生虫卵或原虫,粪便潜血试验是杏阳性。(4)其他化验检查等。2.影像学检査胸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等,能找到引起发热的病灶。三、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过高;②感氣③疲乏;④知识缺乏。四、护理措施(一)生活护理1.环境和休息患者应以休息为主,以减少耗氧量,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环境应保持安静,并iL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为18〜2

6、0°C,湿度为55%〜60%。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以补充高热引起的营养物质消耗。避免给患者刺激性食物。患者应戒烟、酒。3.口腔护理发热患者唾液分泌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黏膜损害或U腔感染,应加强U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UI,以增加食欲;给U唇疱疹者局部涂液体石蜡或抗病毒软膏,以防继发感染。(二)症状护理1.监测体温对体温在38.5°C以上者,应予每4小吋测试体温一次,37.5°C以上者每日测试体温4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7

7、2小时。体温超过38.5°C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药,30分钟后复测体温。方法如头部冷敷、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部位、温水或洒精擦浴等。高热寒战时注意保暖,及吋添加被褥,给患者热水袋吋应防止烫伤,必要吋按医嘱应用降温药物,但年老体弱者不适宜连续使用退热药。患者出汗吋,及吋协助擦汗、更换衣服,避免其受凉。2.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血电解质等变化。在患者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吋,应密切观察冇无脱水现象。3.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尿量,做好记录,便于观察热型,有助于明确诊断。注意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高

8、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紺等提示病情加重,应及吋报告医生。(三)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及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四)心理护理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吋疏导,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五、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体温过高的知识,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