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

ID:28311600

大小:67.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_第1页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_第2页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_第3页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_第4页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第29卷增刊(1)2010年5月四川水力发电SichuanWaterPowerVo1.29,Supplement(1)May.,2010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杨鹏,王振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十一支队,四川成都610036)摘要: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为重力墙结构,在5.12汶川地震中各段导墙间出现相对位移及深陷现象.经成勘院勘察后,发现原挡墙已满足不了原设计洪水流量(百年一遇洪水流量3700m/s)要求,需对其背水面进行混凝土浇筑及固结灌浆处理.关键词:映秀湾水电站;导墙;混凝土浇筑;固结灌浆中图分

2、类号:TV52;Tv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2184(2010)增1-0117-041工程地质情况及修复方案分析闸首导墙加固工程分为取水口上游导墙及漂木道上游导墙两部分(图1).取水口上游导墙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导墙体整体下沉58.3om;(2)沉降缝前后两段高低相差15om,前后错位约38cm;(3)导墙体向背水面倾斜7..漂木道上游导墙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主体向背水面倾斜约4.5.;(2)中部原施工缝处出现1313m宽的贯穿性裂缝,前后错缝23om;(3)导墙体下沉28om.经查阅相关资料,上述两导墙基础均为砂砾层,受岷

3、江河水长年冲击及5.12地震影响,导墙体出现倾斜,下沉现象,原受力结构改变,为此,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会同业主的水工专家,设计代表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讨论:(1)施工前首先在该处导墙外围形成围堰体以防止岷江水对导墙的冲击.在导墙无侧压力的情况下为我部仔细检查导墙受损情况提供有力的保证.按照以上思路并根据业主提供的岷江水位(高程946.O0m)及流量值(710m/s)确定了外围围堰方案.由于该围堰体使用时间较长,需使用至2008年12月底,为此,按照15%的富余值进行设计,设计抗洪流量为817m/s,抗洪高程为940.50m.围堰体采用土石料进行填筑

4、,底部宽25m,顶部宽6m.经计算,该围堰能够满足岷江收稿日期:2010-01-28水流的侧压力,渗透力,从而为导墙加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无水环境.(2)导墙地质钻探及受力分析.在围堰施工的同时,对导墙处进行了钻探工作,以论证5.12地震后导墙地质变化情况(由于映秀地处震中,地质情况极易发生改变).经地质钻探发现:现导墙地质情况与原电站修建时地质评估及竣工资料反映情况出现明显的变化.为此,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为:导墙基础受岷江河水长年的冲刷,浸泡,水压力,导墙自重,物体本身化学变化等作用下,使原砂卵石层的密实度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出现了砂层;同

5、时,在围堰施工完成后,针对导墙倾斜度及本身导墙体受损情况进行了现场勘查和研讨.根据现场情况及混凝土试压实验,声波检测实验认为原导墙体内部未受损,3块导墙体在沉降缝处发生了位移及倾斜.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对原导墙进行了受力分析(抗倾覆,稳定性分析)计算,在受力分析计算中,按照500年一遇洪水流量值进行了复核(500年一遇洪水流量值为5240m/s,并加修正值15%),均满足要求.上述结论经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审核,批准后,对原导墙受损部位进行了以下加固处理(发电正常水位高程945.O0m,导墙加固校核水位高程948.60m,导墙顶高程950.

6、O0m).1.1取水口上游导墙处理方案(1)保留墙后原趾板和肋板,在趾板下进行固结灌浆并在趾板后回填C15混凝土,先按图2所示进行回填混凝土浇筑,再进行灌浆.回填SichuanWaterPower衄杨鹏等:映秀湾水电站闸首导墙修复施工综述2010年增刊(1)C15混凝土量约1370m.(2)回填混凝土分缝与导墙分缝对齐,与墙后趾板分缝处采用沥青麻片填缝,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基础的砂层清除干净,使回填混凝土置于图1映站闸首导墙加固工程平面布置图图2取水口上游导墙加固施工图砂卵石层上.(3)浇筑混凝土后,按图1进行固结灌浆,灌浆范围顺河流方向向上游到导

7、墙弧形段末端为止,灌浆孔排距2m.固结灌浆采用水泥浆,水泥标号为P.O.42.5,灌浆压力初拟为0.2MPa,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浆时应先灌四周,由外至内进行.灌浆技术需满足《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要求.(4)砂卵石回填墙后并夯实,回填顶高程为944m,回填砂卵石干容重不小于2.1t/m.1.2漂木道上游导墙处理方案该段采用混凝土浇筑与锚杆的方式进行,使新旧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原导墙的稳定性,其施工图见图3.2工程简介映站闸首左岸取水口上游导墙如图2所示分衄SichuanWaterPower为直线

8、段和弧形段两部分,其中直线形堤长18.5m,弧形堤长39.28m,其修复高程为933.5~950m(计16.5m高),其主要工程量为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