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

ID:28316023

大小:250.54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2-09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_第1页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_第2页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_第3页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_第4页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牙星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紧急避险系统第一节紧急避险设施布置一、设计原则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是对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进

2、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力求系统化、功能完备,切实提高矿井应急救援能力和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生命安全保障能力。在设计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需要综合应用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具备高技术含量。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在科学的设计计算、综合比对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设计的每项内容均具备科学依据。2、安全可靠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是生命工程,应以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为首选。紧急避险设施的施工条件特殊、环境恶劣,应比常规矿用设备具备更高安全等级,并有保证随时能用的技术保障手段。紧急避险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可不断提高,但必须以可靠的手动控制为基础。3、因地制

3、宜应紧密结合矿井的具体条件和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适应本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已有硐室、井巷建立紧急避险设施,探讨适应自身特点和要求的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提高紧急避险系统的实用性。4、简单实用设计应力求简单,避免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而增加的失效点和失效概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混用、滥用的几率。系统设施和功能应该实用,避免功能多样化、装修高档化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以满足紧急避险基本安全需求为目的。二、设计依据1、井下作业人员分布矿井正常生产时井下5煤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定员为11人,配备1个综掘队和1个普掘除

4、,定员均为9人;4煤布置1个综放工作面,定员为15人;2个普掘队,定员均为9人;机电、运输、通风安全队14人;管理人员4人;其它临时人员为3人;最大班入井人数为83人。2、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1)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2)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其他矿井在突发紧急情况时,凡井下人员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3)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

5、避险系统。并配置环境检(监)测仪器仪表,能够对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测或监测。①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②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③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钟·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④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⑤矿井通信联

6、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5)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6)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救生舱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7)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

7、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完善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3、自救器的使用、管理和维护(1)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要严防碰撞、敲砸或掉下,不准将自救器解下当坐垫。(2)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防止失效。(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有关部门检查。(4)行走时不要惊慌.呼吸要均匀,在没有到达安全地点前,不要取下鼻夹和口具。(5)不要把自救器放在日光直射和离暖气、火炉等热源或易爆易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