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

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

ID:28318548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木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岀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屮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教学难点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冇

2、一位著名的谏官,冇胆冇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净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人臣——魏征。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二、解题: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対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三、阅读课文。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2.

3、教师提名学生朗读。四、疏通字词。1.通读全文,借助课F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②德义:德政与信义。③明哲:明哲的圣人。④不胜:不堪⑤景命:人命⑥殷忧:大忧⑦行路:路人⑧董:督责。⑨苟免:苟且免罪。①宜:应当。(11)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⑵简能:选拔人才。(13)垂拱:垂衣拱手。1.粗知句义。2.教师答疑。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五。笫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订正练习二•五。2•难句的翻译。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止学生翻译。二、分析课文。1.第1段请一名学生口头分

4、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教帅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木;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人”,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人。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屈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吋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2.第2段

5、: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疔等方而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Z难虽平庸Z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Z难即使是圣明Z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Z易而守Z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铮言规谏守成ztr,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屮要害,令人警觉。3.第3段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

6、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川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人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髙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吋吋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人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

7、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耍因个人的悄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To三、学生背诵笫3段。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体会木文语言特点。笫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

8、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三、写作特点。1.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笫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乂从反而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2)比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