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

ID:28321403

大小:11.6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9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_第1页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_第2页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_第3页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_第4页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煤科煤矿井下避难所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矿井下避难所(移动式救生舱及固定式避难硐室)产品介绍1产品概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已掌握了煤矿井下避难所(包括矿用硬体组装移动式救生舱、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的全套设计和制造技术,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总体性能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指标完全满足或超过《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草稿)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要求。我院研制的煤矿井下救生舱体通过了重庆研究院大型地下试验巷道中进行的“救生舱舱体抗爆炸性能试验测试”,舱体具备抵抗2MPa以上的爆炸冲击波破坏的能力。避

2、难所内配置了压风和压缩氧供气、空气循环净化、温湿度调节、环境监测与传输、通讯、照明和指示、动力保障、污物收集、生存保障(水、食品和急救药品等)等功能系统,救生舱经过各多达数十次的系统防护性能试验及模拟避难适应性真人试验,有效防护时间超过了100h。目前我院具备了避难所批量生产的能力,移动式救生舱已形成了8人、12人、16人20人型系列产品,避难硐室成套设备可满足15人、30人、40人、50人安全避险需求。2矿用硬体组装移动式救生舱2.1主要技术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额定人数,人81216202抗爆炸冲击,MPa≥23额定防护时间,h≥1004备用电源供电时间,h≥1005供气方式压风+压缩

3、氧6外形尺寸,m6×1.7×1.96.8×1.7×1.98×1.7×1.99×1.7×1.92.2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舱体、氧气供给保障系统、气体净化系统、降温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通讯系统、舱内照明和指示系统、动力保障系统、排泄物收集系统、生存保障系统(自救器、水、备用物和急救药品等)组成。2.2.1舱体2.2.1.1舱体结构设计1)舱体采用长方体斜顶结构。舱体采用分段式设计,每段约0.95m。采用螺栓法兰连接,连接处胶垫密封。2)舱体分为缓冲区、避难区及辅助设施区三个部分。3)因舱体正对爆炸源部位压力最大,前端部设计为锥台形。图1救生舱整机外形图图2救生舱内部情况2.2.1.2舱体抗爆

4、炸性能试验测试舱体经过2次瓦斯爆炸和3次瓦斯与煤尘爆炸后,舱体无变形、无移动、内外完好、舱内动物(兔子)生命体征良好。图3舱体前端视图-爆炸前图4舱体后端视图-爆炸前图5舱体前端视图-爆炸后图6舱体后端视图-爆炸后图7试验后舱内动物存活(兔子)2.2.2氧气供给保障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主要由压风供气系统和压缩氧供气系统组成,两种供养系统可独立运行,经过试验验证,在额定避难时间内舱内氧气浓度稳定在19~23%之间。图8舱内O2浓度变化曲线2.2.2.1压风供气系统1)压风供气系统由供气管路、气动控制阀、压力表、消音器、油水分离器等组成。2)压风供气的主要作用是供舱内待救人员呼吸,同时为舱

5、门风障系统提供气源动力。2.2.2.2压缩氧供气系统压缩氧供气系统由医用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表、供气管路、流量调节阀、开关等组成。静坐时每人耗氧量按0.5L/min计,根据救生舱额定人数确定压缩氧气储量。图9供气调节装置2.2.3气体净化除湿系统净化除湿系统由气体净化剂层、除湿层和空气驱动装置组成,主要用于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并对舱内湿度进行有效控制。空气驱动装置采用电力风扇驱动舱内空气流动以提高净化效率,人力风扇(手摇鼓风机)作为空气流动净化的备用驱动力。根据舱内气体环境参数确定所需净化剂、吸水剂种类,净化剂层采用积木式结构。图10气体净化除湿系统图11

6、防爆风扇图12舱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13舱内湿度变化曲线2.2.4降温系统救生舱采用无电力支持的冰降温系统来降低舱内温度。该系统在煤矿正常生产期间利用外部电源制冰储冷备用,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通过冰块融化吸收热量达到降低舱内温度的目的。图14冰降温系统图15舱内温度变化曲线2.2.5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可监测舱内外的环境气体参数。舱内CO2、CH4、CO、O2等气体参数可通过内部传感器实时监测、显示,并可实现超限报警;温度和湿度采取人工读数的方式进行监测。舱外CO2、CH4、CO、O2等参数可通过外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通过矿井现有的监控系统传达地面,舱外传感器的数据也可通

7、过观察窗口在舱内观察。2.2.6舱内照明及指示系统舱内采用冷光源超高亮度LED的一体式矿灯照明,避难人员可选择主光源或辅助光源照明;舱外采用反光标志作为救生舱在黑暗环境下的逃生指示,指引救生舱的位置所在。图16一体式矿灯2.2.7动力保障系统动力保障系统由外接电源和备用电源组成。外接电源作为煤矿正常生产时降温系统制冰、传感器监测、备用电源充电等的动力。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源自动启动,保证在额定防护时间内(96h)气体净化系统和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