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ID:28321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18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1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2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3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014年4月11日突然各大网站和媒体爆出兰州人民超市抢水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发生了兰州发生了自来水水污染事故,导致广大市民短时间内无法使用自来水。兰州市有关部门4月12日上午透露,造成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经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水。近些年来,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包括北京、上海等地雾霾,甚至包括一直很热的全球气温升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以前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变得如此

2、恶劣,以至于喝水都成了问题?自然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到现在为止,地球是我们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这个场所人类就无法存在。现代自然科学告诉我们,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只有一片荒沙和砾石,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生命的死寂星球。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在太阳系中发现在地球之外有适合于生命生存的场所和条件。至于将来是否能从星系发现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其它星球,很难预料。此外,自然环境还为人类不断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资源。其中包括:生态资源(又称恒定资料),如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这类资源有明显的地区性,如果因

3、地制宜、发挥所长,可充分利用并长久使用。生物资源,如森林、草原、鸟兽鱼虫、茵类等动植物,这类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能合理使用,并给予科学管理和抚育,不仅能够生生不已,面且可以根据人类意志有计划地繁殖扩大。矿物资源,包括煤、铁、石油等各种矿藏,这类资源储藏量有限,基本上届于非再生性资源,要有计划地合理采用。如果胡乱开发和浪费,将造成矿藏能源危机,危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后患无穷。生产、生活和科学的发展达到现代水平,一个严重的问题提到了人类社会面前:如何控制自然的变化,使之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继续前进,而不致损害

4、乃至毁灭人类社会?目前已有若干迹象表明,对几千年来在总体上一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地球有可能由人类造成不是促进而是阻挠乃至破坏整个人类的发展,如果人类不善于控制自然的变化的话。局部性的问题在历史上和现时代已累累发生,小亚细亚的一些地区由于森林被砍伐而变成了不毛之地,据传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之所以毁灭是由于玛雅第4页共4页人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我国某些地区由于森林被砍伐而引起旱涝灾害的事例也时有所闻,1981年夏,四川境内的长江等几条江河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上游地区的森林乱砍乱伐,山区乱开荒,生

5、态平衡道到严重破坏,水土保持不住,正如恩格斯指出过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助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但是,在历史上全球性的问题还没有出现过,而今天,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已达全球性的水平,全球性的问题也就时隐时现了。近年来盛传的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面引起的温室效应,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和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大气、河流、海洋的工业污染日趋严重,这些

6、都是国际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核战争一旦发生,不但造成空前的杀伤与破坏,据说还有可能形成核冬天,造成全球性的温度下降,给予人类文明以毁灭性的打击。人类不是没有可能自掘坟墓。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越大,生产与科学发展的水平越高,搞得不好,自掘坟墓的危险性也就越大。那么、人类是否有可能控制自然界的变化而避免这种全球性的灾难呢?[1]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编  页数:166  出版日期:1989.12  ISBN:7-301-00974-71]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在改造自然中间起到很强势的作用。我们

7、应该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地球,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在越来越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迫不及待的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借鉴古今中外,提出和谐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观念,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更是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8、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榆树环保网十八大报告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2]中国上海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专门保留了崇明作为第4页共4页上海发展的重要战略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