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

ID:28322166

大小:59.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_第1页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_第2页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应用【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64例,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2例。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观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时,优质护理模式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疼痛护理;应用doi:

2、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4-01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对异常分娩进行临床治疗与处理时,剖宫产术已经成为重要方式之一[1]。疼痛感是机体进行防御与保护的一种方式,是当机体所遭受伤害性刺激时发出一种警告,对机体进行摆脱刺激伤害加以提醒。疼痛不仅会给患者生理造成较大损害,同时还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剖宫产手术会给产妇带来疼痛感,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与身体不适,对产妇进食、休息、乳汁分泌、身体恢复造成较大影响[2]。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对产妇疼痛程度加以有效控制,

3、使疼痛感保持在最小范围之内,促使产妇手术后疼痛显著减轻,可大大提高剖宫产手术成功率及产妇手术后恢复效果[3]。笔者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64例,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2例。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其中观察组产妇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64例,164例产妇年龄为19-40岁,平均年龄为26.3岁;初产妇93例,经产妇71例;产次

4、1-3次,平均产次为1.3次;体重为43-70kg,平均体重为50.2kg。将16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产次等自然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护理时,采取剖宫产常规护理方式。1.2.2观察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产妇剖宫产护理:①环境干预:保持产妇住院环境的安全、舒适与整洁,合理控制产妇家属探视频率,保证产妇具有充分休息时间。同时,根据产妇要求进行小饰品摆设,对产妇情绪加以有效调动。对产妇深呼吸进行正确指导,鼓励产妇展开有效咳嗽。②

5、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和产妇加强沟通与交流,尊重产妇及其家属意见,对产妇在不同时期心理变化仔细观察并准确掌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③有效止痛:根据产妇身体特征、性格特点及临床表现,对止痛方法进行灵活选取,从而实现有效、快速止痛目的。1.3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观察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利用VAS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感。重度:得分为7_10分;中度:得分为4_6分;轻度:得分为1-3分;无痛:得分为0。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观察数据展开处理,在两组产妇间进行X2检验与t检验。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