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ID:28324790

大小:7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9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_第1页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_第2页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_第3页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_第4页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偏向紧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偏向紧缩,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多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于商业银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增加,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第二,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了,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第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第四,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也是

2、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试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统一授信的现实意义。(1)统一授信管理是金融部门对单一法人客户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实施集中统一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信贷管理制度,对客户核定的统一授信额度,是金融部门授予客户可使用的信用贷款最高限额。(2)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是金融部门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防范信贷风险,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3)实施统一授信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授信主体、授信内容、授信对象和授信标准的统一,由各金融信贷管理部门从整体上

3、控制客户信贷风险,可以防止分头授信,化整为零的风险,以变相扩大审批权限,增加贷款规模。(4)通过科学评价客户,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客户授信额度,金融部门能够更好地把握客观经济风险和行业风险,合理分析客户生产周期,确保新增贷款投向效益好成长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客户;同时也能够逐步、退出劣质客户,有预见性地压缩处于衰退期客户的贷款,优化信贷资产存量结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尽管包括四个文件,但其核心要义是完全一致的,其思想精髓是完全相同的。总的来说,贷款新规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七个方面,即七大原则,谈谈你对这七大原则的

4、认识和理解。七大原则包括全流程管理原则、诚信申贷原则、协议承诺原则、贷放分控原则、实贷实付原则、贷后管理原则和罚则约束原则,其中全流程管理、协议承诺和实贷实付原则是精髓。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实贷实付”核心要义的认识和理解。(1)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实贷实付”的根本目的;(2)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实贷实付”的基本要求;(3)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重要手段;(4)贷放分控是“实贷实付”的内部治理机制;.---(5)协议承诺是“实贷实付”的外部执行依据结合贷款新规,试述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支付管理要求,何种情况可采取

5、自主支付。(1)一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二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上述个人贷款,经贷款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2)一明确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二规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申请个人贷款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按贷款用途适用相关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试论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活动中哪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工作最为重要,谈谈你的看法。1.票据融资业务是根据《中华人民

6、共和国票据法》及《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转让及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应以真实、合法的商业交易为基础,而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显而易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是禁止纯粹融资性票据的。当然从释放自有资金的角度讲,通过签发出票、背书转让实现的票据支付功能本身也蕴涵了融资功能。现在以“票据贴现”为名义的票据融资普遍存在,不仅银行、企业乐于从事和参与票据贴现业务,还陆续诞生了为数不少的专门提供票据融资中介服务的公司.---2.其

7、中签发的环节最为重要,因为从签发阶段能直接控制票据的融资对象的用途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对象的合法性,从源头开始把握票据的合法性。 论述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主要风险。1.信贷资产转让掩盖了银行真实的风险水平,银行通过信托渠道将信贷资产转让,降低了贷款资产规模,提高了资产充足率。但是,在这种模式中,银行的信贷资产并未实现真正的剥离。根据银信合作协议,这些转移出去的资产仍然由银行进行管理包括对贷款的回收。如果贷款到期无法还本付息,则损失由银行承担。银行虽然转移了资产,当相关风险并没有转移。信贷资产转让业

8、务美化了银行的财务指标,同时掩盖了银行真实的风险水平。对于银行而言,相对于买断式的信贷资产转让,通过理财产品转移信贷资产的做法并不没有将风险转移出去,实际上降低了银行自身的抵御风险的能力;2.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减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银行通过信托渠道将信贷资产转让,降低了贷款资产规模,提高了资产充足率。但是,在这种模式中,银行的信贷资产并未实现真正的剥离。根据银信合作协议,这些转移出去的资产仍然由银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