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ID:28328056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穴位按摩在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陈丽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201411)【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给予干预护理,观察病人的睡眠变化情况。结果穴位按摩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当的睡眠质量而且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对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进行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关键词】穴位按摩高血压睡眠障碍【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98-02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睡眠障碍是

2、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质、量或时序的变化即失眠、嗜睡、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或睡眠中出现异常的发作性事件。良好的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生理现象,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高血压病人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祌经的兴奋性相对要增高,长期以往之后,体力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在机体内可以造成心律加快、血压升高[1]。因此,对高血压失眠症进行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经研宄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失眠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木院老年科住院治疗高血压

3、睡眠障碍患者116例,年龄74-96岁,平均年龄85岁,男66例,女50例,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选择入院前睡眠正常者,排除语言、智力障碍及同时患有其他非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2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2]的问卷调查患者的睡眠状况,问卷包括入院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1.2.1资料的收集患者入院后由护士收集有关患者睡眠的基本资料,并对其睡眠状况加以评估。收集的资料包括:①每晚>』惯睡多少小时。②通常什么吋间就寝。③睡眠前的习惯。④一天中小睡几次,都在什么吋间。⑤入睡需要多长的吋间。⑥夜间醒来的次数和原因。⑦睡后是否容易

4、被惊醒,是否会打鼾。⑧睡眠过程中奋无异常情。⑨晨起后是否会觉得睡眠很好[3】。1.2.2两组均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但给予不冋睡眠障碍护理干预,总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每晚口服舒乐安定2mg,采用常规护理干预①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和睡眠条件。②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在就寝前的一些常规4惯。③根据人体睡眠周期特点合理安排治疗及护理,常规的尽量安排在白天,特殊情况则应将活动安排尽量间隔90min,以减少患者经常醒来。④合理饮食:晚上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可乐等,适当食用一些改善睡眠的食物,如温牛奶、核桃、银耳、各类粥等。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1)穴位按摩前准备:要

5、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柔声细语及轻柔的按摩手法使治疗效果发挥到极至。(2)头部穴位按摩方法如下:每晚临睡前操作,让患者仰卧,头摆正,闭0自然放松,操作者坐在床前为患者按摩。①推上星:用拇指指端由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②推头维:由印堂穴向斜上推至头维穴;③抹眉:从攒竹穴抹至丝竹空穴;④叩印堂穴•,⑤叩百会穴。以上五个步骤各36次。⑥梳理太阳经:双手指端交替梳推头额10次;⑦顺、逆吋针揉太阳穴各10次;⑧双手合掌叩打额部各穴位:从前额拍至左右太阳穴,再到头顶百会穴,操作3min;⑨收功:揉双侧凤池、肩井穴各10次。每晚按摩1次,操作吋先轻后重,先

6、慢后快,力量逐渐加大,吋间控制在20min左右[4]。(3)下肢穴位按摩,用按、一指禅推、揉法等作用于涌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每次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次。穴位按摩的精确性评定以受试者感觉局部酸、麻、重、胀和(或)发热为标准[5]。(4)足部按摩:额窦、腹腔神经丛反射区的穴位及双足失眠点按摩20〜25min,心脏、胃肠、肝、肾上腺反射区按摩10〜15min,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按摩5〜lOmin,结束时再做1次全足按摩。穴位按摩手法以拇指指腹,食指第1指间关节顶端或者拇指第1指间关节顶端,轻压穴位,环形揉搓,先轻后重。进餐和淋浴后lh内不宜按摩[6】。2结果

7、2.1抒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国际通用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结合采用减分方法。具体评定标准为:治愈:不服西药安眠药,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SPIEGEL量表减分率8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SPIEGEL量表减分率50%;有效:症状奋改善或部分症状改善,SPIEGE量表减分30%;无效:睡眠状况无改善或甚至出现恶化,SPIEGEL量表减分率<30%[1]。2.2两组干预效果比较: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44.83%,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