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

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

ID:28328850

大小:5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_第1页
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_第2页
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高中英语“有效备课基于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的理念再次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教学有没有效益不再以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为指标,而是看学牛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是否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同样,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学也应引入“有效备课”的理念,课备得好不好应以能否促进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牛能否得到发展为根木,否则,教师课备得再周详、再合乎模式、书写再工整也只能称之为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只有课前进行的是“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如何促使一般性备课向“

2、有效备课”转化呢?笔者从以几个方面的转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变“课堂的权威”为“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根据教案中一承不变、丝丝入扣的设计,牢牢地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备课。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

3、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有效教学”背景下的“有效备课”必然要体现这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牛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二、变“备教案”为“写教学设计”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地从一般性备课转变到对教学的设计上来,实施策略性教学。教学设计的构想是灵活可变的,可以视课堂情境的变化而作出修正,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教学更重视教师的机智与学识。华东师大崔允溝博士认为,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面对教育情境中的不确定性、即时性,所产牛

4、的不同情况都需要教师去解决、探究。比如,课前计划过于充分的教师,上课吋反倒对学生不敏感,导致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因此,“有效备课”提倡教师写简案,这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岀了更高的挑战。教案作为前期计划,根本无法规定和预期动态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细节,愈是强调启发、讨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案就愈应少些规定性,有时完全可以是轮廓式的问题大纲。特别是教同年级双班的教师,应是备课用详案,上课用简案,视学生、课堂情境而动,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腾出空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需求,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艺术更多地体现于

5、细小环节的临机处理中。三、变“学习型备课”为“研究型备课”“学习型备课”是仅仅将教材、教参或者现成的教案复制到自己的备课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将它们搬运和装载给学生,这样的备课不可能有深度、宽带和广度,也不可能调控好课堂。因此,教师要极力注意以下几点,从而做好“研究型备课”:1.从备教材到解读教材,变教材为学材。首先,对教材要进行个性化解读。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教师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教师有责任去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放手去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让教材亲近自然、接近学生、服务生活,从

6、而保持教师自我处理教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口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用教材。2.从备学生到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奥苏尔贝指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有效备课提倡教师走近学生。一般性备课往往是教师端坐办公室,任头脑中沉浮学生的情况,据此大致推测。现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在写教案前一定要直接接触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如一篇课文,

7、教师可以先和学生谈谈读懂了哪些内容,收集了哪些资料,还想知道些什么,又碰到了哪些困难,在预习过程中用了哪些学习方法等等,这才是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课前沟通才是真正的备学生,而不是以往那样在教案上处处给学生设防,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入设定的模式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岀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1.从教师单独备课到师生共同备课。“有效备课”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经过科学研

8、究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生精神方面的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新课标也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备课,学生也应有发言权。改变教师生硬冰冷的一贯面孔,让学生的童言稚语和真实想法融入其中,这才能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最终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