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

ID:28331897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_第1页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_第2页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_第3页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_第4页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电的形成和防雷措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版雷电的形成及防雷措施辛宪同 所谓雷电,就是天空中的某一块云层与另一块云层或者与大地,由于所带的电荷性质相反而产生瞬间剧烈放电的现象。在这放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耀眼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巨响。雷击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发生猛烈放电,“宜击雷”。当“直击雷”发生时,往往会对地面的物体产生强大的打击作用,其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另一种叫“感应雷“。它的形成过程是由带电云层的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雷电”发生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内由于地电阻或导体电阻的存在,当瞬间大电流流过

2、时,就会导致小范围或局部的瞬间过电压。或者由于宜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而发生瞬间过电压,以致形成闪击的现象,称“感应雷”。“感应雷“造成的瞬间过电压,指在微秒到毫秒之内产生的尖峰冲击电压。如下图。该电压常高达2KV~20KV。瞬间过电压损坏的常是电子设备和电器。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整理版除雷电可产生瞬间过电压外,当有大负载(如大电机、变压器)电器设备开关时,也会产生瞬间过电压。根据多种世界认可的研究标准,一般电源线上的感应电流在300CbA左右,绝不超过10000A,而电压则不超过印DC)V。在数据/讯号

3、线,及电话线上,感应电压一般在5000V左右,而感应电流则大约为数百安培。在雷电家族中,至今还有一位神秘的人物,那就是“滚雷”,又叫“球形闪电”。由于人们对它的成因等还不十分清楚,故还不能有效的防护,只能在多发地区,架设防护网、避雷带来进行防护。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类就对闪电感到神秘莫测,创造了好多神话、传说。直到二百年前,富兰克林证实雷电是电,并发明避雷针以后,人类才开始能主动的去避免雷电造成的危害。二百多年来,已取得辉煌成就。避雷针是防止雷击的最常用基本方法。避雷针防雷法是依靠比被保护物高出许多的垂直避雷针,将雷击引向自身入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4、而得到保护,但无法获得一个十分肯定的安全区。装了避雷针后,还有绕击、反击和感应过电压的情况。当避雷针受到雷击时,如果接地电阻值过高或者避雷针离开被保护物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会造成避雷针或引下线上的高电压对被保护物的反击;避雷针对被保护物的空间距离必须大于5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整理版米,对被保护物的接地装置间的地中距离必须大于3米。但在实际现场应用中,很难做到。另一方面,当装有避雷针的接地网腐蚀严重,其电阻超过规定的46的要求,导致反击反生。此外,当雷击避雷针时,如果有人站在附近,而接触针茎或引下线,会受到很高的接触电压,以及沿地面半径形成的跨步

5、电压,都会对人畜造成危害。由于传统避雷针的上述缺陷,人们试图用“消雷”的方法来限制雷电的危害。消雷器主要有导体消雷器和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导体消雷器,其原理是利用雷云和大地之间的电场能量,使消雷器产生的电范粒子限制雷云向下的放电光导和消雷器向上的引发光导。其工作原理,(1)消雷器顶端的空间电场较均匀,使向上的引发光导难以发生。(2)由于空间电荷的屏蔽作用,使由雷云向下的光导难以向下深入发展。(3)当由雷云向下的光导深入到距消雷器顶端360~300米时,消雷器上空的空间电荷将迅速地向光导端部转移,对向下光导的发展才向起抑制和阻挠作用,同时,空间电荷也进入

6、光导通道,中和光导通道中的部分异性电荷。(4)当光导端部到消雷器顶端距离小到一定数值时,其距离形成的间隙上的场强从每米几十伏上升到数百伏,甚至在达到400~500KV/m。于是消雷器就能经光导通道向雷云发送大量的电荷粒子流,电流强度达到安级,最大值可达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整理版100安左右,使雷云电荷显著减少,把原来可能发生的千安·秒的主放电过程,转化为安·秒的放电过程。这样,在消雷器附近的反击和感过电压也就不存在了。导体消雷器万一不能消雷,仍能起到普通避雷针的屏蔽保护作用。伞形导体消雷器(如右图)的保护半径R,参考经验公式为:R=1.5h+L

7、:h—消雷器高度L—带正极性的离于电荷从消雷器顶端到达云层的距离。经验值300—360米。导体消雷器在国内运用十几年来,统计证明,在345米的地面保护半径内,防雷效果极好。半导体消雷器,也就是指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由半导体长针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长针组每根针长5米,表面涂有半导体电阻层,阻值35Kom,外层涂有防老化层,上端部有4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整理版根钢质分又尖针。为了保证足够的中和电流,必须装在高于40米的建筑物或塔体上。长针数量由7到19根。整个消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大约为30Q。半导体消雷器的原理是利用少长针的独特结构,在百云

8、电场下产生强烈的电晕放电,借助布满在空中的空间电荷产生屏蔽作用并中和雷云电荷,且利用半导体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