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

ID:28333033

大小:423.5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9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_第1页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_第2页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_第3页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_第4页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采深巷道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郭小勤04500)摘要:为解决巷道埋藏较深,受地压及强烈动压影响变形大,补强加固技术的难题,基于保安煤矿15#煤一采区变电所巷道硐室在距地表垂深+650~+820m,及+315轨道大巷等邻近巷道的开掘影响下,采用了深埋矿压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其破坏特点、变形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对大断面大埋深及动压巷道的新型加固方案。研究了其技术原理、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工艺配方、注浆效果。结果表明:一采区变电所在未采取措施四个月内严重变形,顶板下沉量超过150mm,两帮移近量大于400mm,底臌量局部达到500mm,采

2、取加固措施后半年内顶板下沉量35mm,两帮移近量60mm,底臌量不到40mm,控制了围岩变形,有效地改善了巷道周围围岩力学性质和力学状态。关键词:巷道硐室埋藏较深动压影响新型加固技术-2-目录前言-1-一、工程背景-1-二、巷道硐室围岩破坏原因-2-三、锚注联合加固方案的技术可行性-2-四、巷道硐室的加固方案-3-(一)对顶帮变形严重段采用化学浆充填-3-(二)顶帮壁后水泥注浆加固-4-(三)顶帮预应力全长化学注浆锚索-5-(四)底板锚注联合加固施工-6-五、锚注效果检测-7-六、结语-7-参考文献:-9--2-前言阳泉市保安煤矿开采的15#煤层位于新山沟及其南北侧山梁山坡地带,地面标高

3、+950m~+1080m,工作面标高+250m~+352m,距地表垂深650~820m,煤层厚度3.80~4.38m有时含矸3层,直接顶板为K2石灰岩,底板为泥岩和细砂岩。在生产过程中,巷道硐室受到埋藏深及经常遇到相邻煤层、工作面、巷道采动的影响,巷道围岩在受采动、布置及地应力的影响下,塑性区扩大,造成巷道硐室在较短时间内严重变形,巷道维护相当困难。对于复杂困难的巷道加固,采用了锚注联合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保安煤矿15#煤层一采区变电所受采动、布置及地应力的影响并且对其补强加固问题,分析了其围岩破坏原因和控制机理,介绍了巷道硐室的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实践。一、工程背景保

4、安煤矿15#煤层一采区变电所位于+315轨道大巷南侧内(如图1所示)。其中变电所硐室为砼浇注,AB段与采区变电所硐室交接处1.5m为砼浇注,其余为锚网喷支护。CD段在15#煤上部煤层中掘进施工,CD段在15#煤层上泥质砂岩中掘进施工。CD段巷道净宽3600mm,净高2800mm,墙高1000mm;AB段、BC段巷道净宽2400mm,净高2500mm,墙高1300mm;变电所硐室净宽4200mm,净高3100mm,墙高1000mm。一采区变电所服务于五个回采工作面,15103、15104、15105、15106回采工作面分别位于15103进风巷、15104进风巷以西。而目前首采工作面151

5、02正处于试运转阶段,其他四个工作面还未能正是投入到生产。受采动、布置及地应力的影响,一采区变电所部分巷道硐室严重变形,采区变电所顶板下沉量超过150mm,两帮移近量大于400mm,底臌量局部达到500mm-9-,为了保证一采区变电所能安全有效服务于衔接的工作面。采用了补强锚索支护,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图2主应力方向与巷道方向关系二、巷道硐室围岩破坏原因巷道掘进后,破坏了原岩的应力平衡状态,原岩地层中任一点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巷道开挖后,由于褶曲、断层、火成岩侵入等地质作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周围应力不均等,造成巷道不同形式的破坏。应力方向分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因此主应力方向与巷道方向

6、的关系影响其稳定性,在应力的作用下,围岩向巷道空间收敛变形,形成较大范围的围岩松动圈,如图2所示。(1)当巷道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时,受水平应力影响最小,对巷道的稳定最为有利。(2)当巷道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垂直时,受水平应力影响最大,对巷道的稳定最为不利。(3)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斜交的巷道,巷道一侧出现应力集中而另一侧出现应力释放,因而巷道的变形破坏会偏向某一侧。(4)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容易产生底臌,巷道不稳定。如此,巷道支护强度不能抵制外在应力时,巷道即产生变形破坏。目前,该巷道支护形式已根本无法控制其变形,不能有效抵抗深部围岩传递的压力,反而会引起巷道进一步严重变

7、形并产生更大范围的围岩松动圈。变电所巷道破坏主要由以下直接原因:①巷道埋深大,上覆岩层产生的重力应力引起的地应力较大,对砼体施加较大的挤压力;②巷道砼体为一种刚性被动支护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因壁后尤其顶帮充填不足,有较大的空间,顶帮岩面与砼体为点、线接触,地应力对砼体通过点、线接触产生集中作用,极易造成顶帮破坏;③巷道底板为松散破碎、层位交错的泥质砂岩等,自身胶结性差,承载能力小,由于砼体支护构件小,地应力通过其传递到底板的压力大并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